2月8日晚间,央行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在牛年前夕的这次最新发声中,央行再次谈及货币政策、中小银行、房地产等金融“热词”,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急转弯、“房住不炒”定位、加快推进债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四篇专栏文章分别围绕存款管理、绿色金融、大国货币政策和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重申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急转弯
在“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部分,货币政策仍排在第一位。
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保持好正常货币政策空间的可持续性。
就在1月底,银行间流动性剧烈收紧一度引发货币政策和流动性收紧担忧,并导致股债两市大幅下跌。不过央行行长易纲及时发声,重申货币政策不会轻易退出对实体经济支持。2月以来,央行连续7个交易日进行流动性投放,维护流动性平稳过节。业内机构认为,当前的政策仍是“稳”字当头,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必要性和空间有限。
央行在最新货币执行报告中还提到,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利率波动。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
在近期围绕货币政策是否转向的讨论中,有分析称,货币政策适度转向的提法背后,可能主要考虑来自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进而引发泡沫的担忧。
公开信息显示,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延续到了今年,“万人摇”、打新热、二手房跳价等现象频出。不过在此背景下,1月下旬,多地开启密集调控模式,从限购到限售、从信贷到冻资、从买房到租赁,全面精准打击。
报告明确,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哪些是要重点支持的领域?报告提到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
在绿色发展部分,报告明确,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政策设计和规划,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今年八大任务之一。
报告中一篇专栏文章专门围绕“发展绿色金融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展开。文章称,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绿色金融发展应进一步聚焦碳减排,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做好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管理,并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促进碳价格发现,引导金融体系向绿色低碳领域配置更多资源。
为发挥好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还应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三是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四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坚持扩大内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另一个重点任务。会议称,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本次报告中有一篇专栏文章围绕居民部门债务风险展开。文章称,我国居民杠杆率上升主要源自房贷、消费贷、信用卡透支增长,但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对此要客观甄别、合理评估。
同时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文章指出,部分负债消费主体存在非理性;企业面对债务刺激出来的消费需求,若扩大生产,则当未来居民偿付能力难以为继时,又会暴露出产能过剩问题。
文章还提到,在消费贷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对此,文章明确,要坚持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更多从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结构、改善消费环境等方面发力,始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管理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比上年末高1.5个百分点。
对于200余万亿体量的存款规模,央行近期已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相关管理工作,本次报告再次以专栏文章形式聚焦存款管理。
央行已做了哪些工作?文章回顾,包括督促整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加强对异地存款的管理等。
哪些属于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靠档计息存款产品便是其一,此前不少银行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使用这种计息方式,不过在央行出手规范后,这种凭高息揽储的方式已陆续被多家银行叫停,其中六大国有行自今年元旦起“下架”靠档计息存款产品。
文章称,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结构性存款、异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竞争,维护存款市场有序竞争,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稳定,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创造良好环境。
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
银行昔日高息揽储的动因之一是资金压力,尤其中小银行资金压力相对更大。
央行报告对中小银行补充资本也有颇多着墨。在“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部分,报告提出,对银行体系开展全覆盖的压力测试,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补充资本渠道有哪些?报告提及,支持银行发行转股型永续债等永续债产品,加大对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的支持力度,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实际上,围绕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问题,近年从国常会到金融委已多次部署。去年7月,国常会首次提出通过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至目前广东、四川等地相关工作已迈出实质性步伐。
分析认为,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关乎对实体的支持力度,中小银行更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而近年少数中小银行出现了信用风险或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暴露出许多问题,应补充资本并完善公司治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 徐超 校对 贾宁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