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爽
本文版权归可研智库所有,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
文章1354个字,预计阅读2分钟。
春节期间,因五位员工未领取新年红包,某房企副总裁在公司微信群大发官威一事,引发了业内人的广泛关注。
一个舆情事件,直指一个畸形的职场生态。当下,地产人是否还具有对不合理要求说不的权力?对一个组织来说,类似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什么?事件发生又说明组织存在哪些隐患?
新年红包未领完要求员工检讨
春节期间,一组微信群聊天截图引发热议。
截图显示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年三十,某公司一位分管营销的副总裁,在公司微信群里发放了新年红包,但其次日发现,有5名员工未领取红包。该领导就此事在群中对未领红包的几位员工做出了点名批评,并要求属于营销条线的四位员工在群内就该事件道歉并检讨,同时每人在群内发放200元红包。
这位副总裁指出,如若不按照上述规定形式,将于固定截止时间被移出群聊,等待年后处理。
新年领导发红包,本应该是领导对员工一年来辛劳的安慰和奖励。而在象征着阖家团圆的春节之际,在由员工未领红包引发的风波之中,这位副总裁在言辞中对权威的强调,引发了舆论批评。
从上述事件来看,虽然营销岗位的工作性质,导致其或需要在节假日仍旧关注工作群信息。但仅通过领红包一事衡量员工是否关注工作群消息以及工作态度如何,未免过于上纲上线,而要求员工对此事做出检讨并提出变相扣罚,更是极为不合理的要求。
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以公司规章为准,而强调个人权威的行为并不鲜见。而大多数员工针对这种行为,也只能默默忍受。
“人治”大于“法制”易引发组织病变
春节期间,行业内另一件热点事件,则更为让人叹惋。某地产公司23岁女员工,在聚餐后被已婚上司酒后带至宾馆,后因七氟烷中毒身亡。2月9日,佛山高明警方通报称上司彭某存重大作案嫌疑,已将其刑事拘留。
这位女员工未能拒绝的深夜饭局与应酬,最终导致她的生命就此定格。两件事看似性质不同,实则都反映出当下地产人在职场中的无奈和窘境。而对一个组织来说,当“人治”大于“法治”时,不仅员工自身的权力边界被模糊,组织也走向一个不健康的方向。
随着行业发展降速,行业竞争加剧,打造狼性团队,强调员工令行禁止,逐渐成为行业风气。然而,所谓令行禁止的令,到底指公司规章,还是个人命令,就存在解读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如何把握“人治”与“法治”的平衡,也成为了难题。
当公司制度与体系有所缺失,就有使私权无限膨胀的可能性。实际上,在管理中强调个人权威的管理手段,仅能在一段时间内起效,过了保质期,则易产生反效果。“人治”大于“法治”,环境滋生出个人独断与滥用私权的风气,就是组织部分病变的开始。权力寻租、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等弊病也将随之而来。
但过于依赖“法治”,组织或将难以避免管理陷入死板。因此,基于“法治”基础之上,辅以“人治”实际上是组织管理走入成熟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打造或可帮助企业达成二者间的平衡。
纵观整个行业,好的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赋予员工说不的权力,通过企业文化塑造群体共同的目标、规则与归属感,如此一来,既缩小了私权膨胀的空间,也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打造健康组织。
近年来,房企反腐倡廉之风日重,在可研智库看来,个人出现问题,不仅要及时对个人做出处理,还要向制度寻因,向文化寻根。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可研智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