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置业张鹏:美好空间分三个阶段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璐洋 “在社会发展和企业经营中,存在有限游戏与无限游戏。

有限游戏是以取胜为目的,存在既有的规则和固定的参与者,一般会获得荣誉或阶段性的认证,作为考核依据。比如说,建筑师设计某个建筑空间,施工队完成建筑的施工和交付,这是有限游戏的标准。

而无限游戏,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要求建筑空间与空间里的人,不断地发生耦合和链接,通过人的活动和自身的净化,实现空间和生命的结合,是一种无限的生长。”

2021年1月22日,在经观传媒、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美好空间盛典上,当代置业执行董事兼总裁张鹏带着这样的思考,反观房地产这些年的发展,从一个冷冰冰的建筑,高增长、高去化、高周转,到现在的低预期、低利润、低增长的历史阶段,到有温度的美好空间。

他认为,这正是有限和无限交织的生长模式。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节选:

我们把美好空间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生机勃勃的空间,万物生长的空间和生生不息的空间。

第一个阶段,美好空间的生机勃勃。

我们做地产,一直就不希望交付的成果只是遮风避雨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建筑空间最初的生长,其实就是老百姓(603883,股吧)和先民们躲避野兽攻击的生存之地,再往后成为了生活的场地、社交的空间、安居乐业的载体。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在中国2000年之前,建筑一直是以牢固实用经济为基本诉求,直到2000年之后出现了绿色建筑,舒适、健康成为建筑规划的指导原则。

人们发现原来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防寒避暑的遮蔽所,在保持尺度与功能规划的同时,很多企业和学术机构,提出了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这是第一个阶段。

什么是健康呢?从开发商和运营者的角度,就是老百姓和消费者需要四季如春的温度、体感友好的湿度、源源不断的鲜氧新风,以及宁静安心的睡眠环境,这在疫情发生以后,似乎显得更重要了。

什么是舒适呢?舒适的空间,就是建筑空间本身有自学习、自适应的功能。研究表明,未来的居住空间,室内也可以营造出室外的自然环境。这些年来,因为当代置业作为绿色科技见长的一家企业,在健康和舒适进行了大量的自我实践,叫双四Heng系统,首先是恒温,恒湿,恒氧,恒静。这个恒,是恒定的恒。室内的温度,冬季不低于20度,夏季不高于26度;相对湿度30%-70%;室内的二氧化碳不高于一定的浓度;人均新风量是30立方米/小时,室内的噪音不超过35-40分贝。

另外一个衡,我们解释为平衡的衡,是依据人们的生活场景,围绕着规划,景观,动线,配套等维度不断的升级,我们叫做衡空,衡质,衡动,衡捷,通过这些尝试实际是不断地升级绿色科技,让建筑空间更有生机,让居住者的体验感更舒适和健康。

第二个阶段,非常重要的要素是万物生长的美好空间,其根本就是建筑空间不能以毁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叫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或者是可持续的空间。

整个地球的可持续是基于生命,生命其实又基于绿色。万物之本就是绿色,而建筑是不是绿色的?现在看来显然不是。因为建筑和城市的建设过程,是人类经济社会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必需品,这些始终与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在实际上是有矛盾的。

我们一直想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希望建筑可以生长,建筑是绿色的,人的活动也是绿色的。

其实有类似的国家,做了大量的建设,比如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默比湖城,是一个可持续的绿色城市,也叫做“双零城市”,零能耗和零排放。零能耗,意味着不需要化石燃料,用可再生的能源可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行;零排放意味着污水,废物,固体垃圾能够进入到整个城市的自循环系统,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回到环境里面还能够产生能源。

欧洲走到了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空间的探索前列,在中国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尝试,当然这些尝试要跟经济活动很好地协调在一起,也不能做高成本的尝试,作为企业来讲,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企业是商业体。

我们在北京通州落地了一个小型的净零能耗建筑——当代建筑艺术博物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建筑设计院的庄惟敏院长操刀设计。设计的理念是能量流动,让建筑无时不刻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着能量和质量的交换,让建筑系统自主地响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数字感知、科技感知,进行运营的可视化和反向操作。举个例子,就可以知道它有多智能。比如在冬天的采暖季,屋子里的人想透透气,只要一开窗,建筑这时候就知道,采暖也是徒劳,还耗费能源,自动地把采暖系统温度,在窗户附近设定到了10度,不过多地浪费能源。所以这个建筑2021年开工的时候,已经获得了国际联盟颁发的主动建筑的国际认证,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获此认证的博物馆项目。

之后,我们也想让这样的技术可复制,让真正的老百姓去享有使用。于是在北京的顺义,我们就研发和开发了内部叫做恐龙3号的项目,是装配式的净零能耗建筑。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融合了装配式净零能耗、主动房的技术、健康建筑体系,还有大量的适老化装备,科技家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当于一个在可持续建筑,形成了试验装置,前沿的技术在这里孕育诞生,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实践,让建筑空间有足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个阶段,是美好空间的生生不息。

再往后,无论是房地产大量的开发建筑,或者说闲置城市更新的空间,需要和人的全生命周期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希望以数字的手段,让空间更智能。

万物互联,万物都可以是数字,把数字互联网和空间运营的流程运营体系相结合,就可以在能源系统、科技楼宇、科技家居、科技社区的方方面面串联在一起,让居住在里面生活的人更便捷。

我们有家兄弟公司,叫51WORLD,是一家以数字孪生和计算机图形学为核心的高科技公司。这家公司已经掌握了最前沿的数字孪生技术,比如在上海这样超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运用5G的快速传输,厘米级的高精度VR,其实就是数字孪生,AI人工智能,只需要12小时,就可以在数字的世界里,十分清晰地把上海的物理世界还原出来,我们看到了每一条路,每一个建筑,每一个园区,甚至是某一户的窗户上可能停了一个小麻雀。

设想一下,城市的安防、政务、交通的监控和管理,整个城市的管理者对着屏幕,动动手指就可以把城市的方方面面操作起来,这非常有趣和奇异。

而在增量市场,每个政府可能也在做新区规划。过去的图纸都是平面的,其实做一次数字模拟,就可以在现在看到未来城市生长的样子。在虚拟的世界里,很快可以尝试不同业态的组合,道路的规划,园林的风貌,并且形成可测量、可控、可升级、可仿真的城市操作界面。

举个小例子,我们在安徽合肥天鹅湖政务新区,给政府做的数字孪生的操作平台,可以从人流量,交通堵塞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资源利用不足,怎么改善。医院不够了,能不能在附近再建一个,在哪建设?与周围业态的互补合不合理?居住配套,功能配套不足,在隔着不足1公里的地方能不能再建一个购物中心,商业人流量怎样?这些问题,在数字世界里,做一次模拟就能找到答案。

我们认为,这是城市规划,甚至是空间和人发生关系,用数字科技去解决的,非常快捷的路径。

数字城市,关注城市的每一处活力。建筑设计将演变成用数字化的手段,人工和智能的一次又一次对话,这就是未来城市规划和美好空间的再一次升级。

我们愿意用有限的空间,承载美好的生活方式,通过绿色科技、净零能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手段,完成建筑空间和我们居住生活、工作、事业的对话,实现生活美好,空间共鸣。

(责任编辑:冉笑宇 )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经济观察网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当前北京二手房市场并非全线回暖,在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下,也有一些片区出现成交量下滑的状况,其中天宫院、马驹桥以及中央别墅区等片区表现明显。延续去年12月的“翘尾”行情,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