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纠结明年投资怎么布局?公募基金年度策略透露玄机 把握结构性机会 盈利与估值是主线

  2020年即将落下帷幕,布局2021年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度策略,把脉2021年A股投资。

  对于2021年的中国经济,多家基金公司都相对乐观,但在投资中,公募基金也认为要降低收益预期,把握结构性行情,抓住企业盈利与估值性价的主线。具体来看,基金明年关注高端制造、顺周期等板块。

  宏观经济继续复苏

  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多家基金公司都在年度策略中表达了相对乐观的态度。弘毅远方基金指出,中国经济及社会活动已大致得到恢复,成绩领先全球。尽管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其判断2021年名义GDP增速预计会达到10%-12%之间。较好的经济局面,也为后续的需求侧管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输入型疫情可能反复等事件留出足够的政策空间。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武幼辉表示,从经济角度分析,中国的工业生产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由于地产和基建存在韧性,而消费、出口和制造业投资继续改善,未来1-2个季度经济将继续复苏。到明年下半年,地产和出口都有边际走弱的可能,但暂时还看不到大幅向下的风险。

  此外,德邦基金股票投资二部基金经理吴昊和公募固收投资部基金经理杨严联合撰文指出,明年的新增资金很可能与今年大体相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资管新规过渡期至明年结束,根据相关测算,全市场需要压降的非标保本理财产品约在10万亿元,相当一部分资金会入市。房地产方面,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并不明显,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已经比往年大幅增加。同时,P2P的清退、不合理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都在引导居民积极配置更标准、更透明的公募产品。最后,保险、外资等有望加快入市节奏,根据相关调研,险资明年可能增加约3000亿元的权益投资,北向资金等外资可能达到3000亿元的规模。

  没有一种风格永远持续

  临近年末,市场也有对于风格切换的担忧,对于明年的投资,把握结构性机会成为多家公司的共识。景顺长城投研团队在最新发布的2021年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中指出,明年市场将从赚估值抬升的钱,到赚盈利增长的钱。方向上,建议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市场风格再平衡仍在延续,未来市场估值大概率将进一步收敛,低估值+盈利仍在改善,将是配置核心思路。

  “明年可能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一年”,易方达副总裁、研究部总经理冯波表示,一方面是经济情况表现很好,另一方面是估值在提升。他也认为明年的市场存在很多结构性机会,虽然整体市场是高估的,但也能找到很多估值水平合理的公司,通过价值增长能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汇丰晋信大盘基金基金经理黄立华表示,从A股历史来看,没有一种风格能够永远持续。目前以银行为代表的低估值蓝筹板块前三季度风险释放已经较为充分,当前估值较低,且盈利已经进入修复期,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而且随着债券的信用风险逐渐暴露,分红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股也有望吸引一部分要求稳定现金回报的机构。对于医药、科技等强势股,这些行业大都代表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普遍具有不错的成长性,值得长期看好。前期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过高的估值,但部分个股在经过调整之后,已经重现较高的投资价值。2021年的A股投资,需要更多去挖掘个股机会,指数或者行业性的机会在2021年可能不会特别突出。

  大概率上演春季躁动行情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一季度,金鹰基金认为,大概率仍将重演春季躁动行情,有别于过去两年春节阶段,由于流动性相对中性,利率易上难下,股市大概率仍将是三七行情,但由于基数原因,多数行业盈利改善明显,选股需要仔细斟酌盈利-估值性价比,成长股躁动机会主要来自于基本面改善趋势更确立、空间更大的品种,如:新能源车、汽车零部件、计算机、面板、CXO、军工、工控、化工等。

  如果后续经济复苏超预期,春季躁动后,货币环境进一步收紧,则建议对盈利确定性关注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提高选股标准,寻找顺周期逻辑更明确的标的。

  纵观2021年全年,武幼辉分析指出,站在宏观角度审视行业景气,明年可以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再通胀,关注具有持续提价能力的企业,包括消费品(食品饮料)、工业品、具有成长属性的周期品;二是出口链,关注供给在国内、需求在全球并且具备很强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家电和部分化工品等;三是从产业角度分析,高端制造业(光伏、新能源车、军工零部件等)值得关注。

  景顺长城建议把握估值较低+盈利改善方向,比如机械、化工、汽车、航空机场等顺周期主线,以及估值有绝对优势的大金融板块。长期战略方向,依然建议关注新兴经济,比如科技(半导体)、医药、消费升级等板块;若年中有回调,则是比较好的布局机会。此外,港股估值横向比较有优势,且恒指目前吸纳了较多互联网科技公司,指数结构进一步优化,更符合当前产业趋势方向。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徐金忠 万宇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其实,持有贵州茅台最多的基金来自一家外资机构。这家机构,最近又加仓了这一板块的中国公司。(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