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中1签倒亏84元 7天5只可转债首日破发 “躺赚”日子不再?

  继上周3只可转债上市首日即破发后,今日又有2只可转债加入首日破发队列,且其中一只跌幅超过8%,这个幅度为历史罕见。

  可转债打新“躺赚”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可转债开盘即破发,中一签亏84.4元

  12月28日,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0.19%,成交额为450.13亿元。

  在今日上市的三只转债中,万顺转2、北陆转债开盘即破发。上一轮可转债上市首日开盘即破发,还要追溯到2019年8月。截至收盘,万顺转2、北陆转债分别跌8.44%、1.80%,行情数据显示,这两只转债的转股溢价率分别为14.73%和16.47%,并不算高。

  尤其是万顺转2,收盘报91.56元,中签1手上市首日即亏损84.4元,这让不少中签者大呼意外。

  据悉,万顺转2本次发行9.00亿元(900万张),其中,本次发行最终确定的网上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万顺转2总计为2.98亿元,即297.56万张,占本次发行总量的33.06%,网上中签率为0.0036%,这意味着顶格申购中签概率也仅3.6%。

  万顺转2对应的正股为万顺新材,主营业务有3项:纸包装材料、铝箔和功能性薄膜。其中铝箔是最核心的业务,营收占比约57%,主要产品是高精度铝箔,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包装领域和锂离子电池、PCB电子元器件领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23亿,同比增长14.63%;净利润5007.48万元,同比减少40.63%。

  这是公司第二次发行转债。首次发行的转债--万顺转债尚在交易中,该转债2018年8月29日上市,2024年7月20日到期。发行规模9.5亿元,剩余规模1.2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万顺转债也经历了上市首日开盘破发大跌超8%的情形,上市首日报收91.92元,后面最低下探至86元,今年10月,万顺转债最高达244.88元,随后一路下跌。今日,万顺转债下跌2.49%,报收129元,较10月高点已近腰斩。

  可转债打新“躺赚”不再?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一度非常火爆,经历了几轮炒作,可转债打新也基本“躺赚”。

  进入12月中旬,可转债打新频频遇冷。12月22日,海波转债上市,盘初一度涨20%并触发“熔断”,但复牌后直线下跌,当天下午破发,成为今年内首只收盘价低于面值的转债;12月23日,永安转债上市,开盘一分钟破发,当日收盘价不到97元;12月24日,祥鑫转债跌破面值,收报96.92元。

  记者梳理了12月上市发行的可转债情况发现,月内共有5只可转债首日破发,从收益来看,可转债打新赚钱效应已明显减弱。

  而随着可转债市场的转冷,目前正常交易的329只可转债中,已有73只跌破了100元的面值,破发率高达22%。

  信用风波冲击后,如何投资可转债?

  近期发生的信用违约事件也在冲击着可转债市场。

  12月15日,因发行人大股东发生债券违约,鸿达转债跌逾20%触发“熔断”,当天破发,为其上市以来首次。受此影响,多只中低评级转债大跌,广汇转债也在当日首次跌破面值。

  东方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信用风险发生后,转债指数以下跌为主,估值大概率会有所压缩,但持续时间不长(且影响时间有缩短的趋势),之后逐渐企稳回升。信用风险对不同价位的转债影响有所不同:对低价和中等价位转债的影响相对较大,中等价位转债受伤最深,高价转债反而以上涨为主。长期来看,信用风险向转债市场的传导,可能使得双低策略效果持续弱化。一方面,投资者偏好和入库标准等的调整可能使得估值持续分化,而明年的信用环境对信用资质偏弱的转债债底并不友好;另一方面,以往双低策略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在市场供给有限的环境下,优质转债赎回后资金会重新寻找相对“次优”的转债标的,而在新券供应持续充足的背景下,未来资质偏弱的转债或难以吸引资金关注。

  兴业证券黄伟平团队建议,投资者应继续精选优质标的,平衡顺周期主线与消费、硬科技的仓位。基本面修复确定性较高、预期比较波折但内在竞争力较强的标的最具性价比,这其中多数转债规模较大、价格不高,具有相当配置价值;业绩支撑较强或边际修复较快的高价标的可继续参与;继续强调优质金融品种的配置价值;股市分化趋势未变,信用环境难以转向,低价标的未迎来配置的最佳时期,但可以左侧布局。

  关于2021年可转债市场行情,华创证券认为,2021年可转债市场供给预计充足,当前转债市场平均估值回归至2019年末水平,因此,预计2021年可转债或将延续2020年市场风格,整体估值上行难度较大,行情聚焦在正股驱动,正股行业轮动和个券阿尔法将提供较好的收益。展望2021年,经济修复方向较为确定,增速和结构持续修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预计将回归常态化节奏,股债性价比当前处于相对低位,权益市场或仍呈现结构性行情,整体估值扩张难预期。短期看,疫苗研发接种推进,全球经济复苏共振或仍将利好顺周期行业上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汽车等行业政策支持力度较大,行业基本面和景气度向上,或在2021年有所表现。中长期看,科技和医疗等行业仍是优质赛道。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