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公告称,2024年,包括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渤海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等15家银行于2019年发行的永续债,按照发行条款,将迎来赎回权行权日。
业内人士指出,永续债的发行解决了中小银行长期资金来源问题,为其业务规模扩张提供了支撑,有助于提高银行资本承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永续债进入赎回期,同时国股行存在较强补充资本需求,双重驱动下2024年银行二永债供给或迎来同比高增的情况。
多家银行永续债面临赎回
近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拟于2024年1月29日全额赎回400亿元“19中国银行永续债01”,利率4.50%。
民生银行有400亿元“19民生银行永续债”,将于2024年5月30日面临赎回;华夏银行有400亿元“19华夏银行永续债”将于2024年6月21日面临赎回;工商银行800亿元“19工商银行永续债”将于2024年7月26日面临赎回;农业银行也有“19农业银行永续债01”、“19农业银行永续债02”也将于2024年面临赎回。
除上述银行外,还有渤海银行、交通银行、广发银行、建设银行、台州银行、威海银行、徽商银行、中信银行等15家银行于2019年发行的永续债,按照发行条款,将迎来赎回权行权日。
所谓永续债,又称无期债券,是发行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注册发行的“无固定期限、内含发行人赎回权”的债券,即理论上可以永久存续的债券。这意味着发行人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偿还本金,只需要按期支付利息,即永续债可以为发行人提供一种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2019年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我国商业银行首单永续债,金额400亿元,标志着商业银行永续债正式出世。
随后四年多时间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永续债陆续发行。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自2019年中国银行发行首支永续债以来,截至目前,商业银行存量永续债规模已接近2.5万亿元,其中2019年共计发行金额为5696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非标资产回归表内会消耗银行大量的资本金,永续债增加了商业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途径,有助于提高银行资本的承接能力。同时,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一方面将扩大银行信用投放空间,提升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是宽信用的重要助力;另一方面将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商业银行未雨绸缪
商业银行永续债进入赎回期,同时国股行存在较强补充资本需求,双重驱动下2024年银行二永债供给或迎来同比高增的情况。
永续债各种条款赋予发行人和投资者对等博弈的权利,一方面发行人虽然可以通过赎回选择权和利息递延选择权缓解偿债压力,但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能将续期和递延付息视为发行人陷入财务困境后被动采取行动的危险信号。
但商业银行永续债不赎回后银行会面临市场对其资本充足水平、可持续经营等方面的质疑,对其存续债券估值收益率造成一定冲击,后续银行主体再融资成本或将上升。
在此背景下,不少商业银行已未雨绸缪,提前向监管部门申请了资本债的发行额度,预计永续债赎回对整体一级资本充足率影响有限。
例如农业银行,该行今年将面临两期永续债赎回,额度共计1200亿元。2023年8月,该行完成发行400亿元永续债。该行同样于2023年8月获批发行4500亿元资本债,可在两年内随时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60%,高出10.44%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16个百分点。
还有中国银行,该行已于2023年6月完成发行300亿元永续债;于2023年8月获批发行4500亿元资本债,这意味着该行可在两年内随时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
与此同时,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7日,已有包括辽宁、黑龙江、广西、宁夏、内蒙古、安徽等多地发行中小银行专项债,实际发行总额超过1400亿元,为2022年全年630亿元实际发行总额的2倍多。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应支持中小银行加快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如适当调整股东资质要求,简化审批流程,支持中小银行引进合格股东进行增资扩股;支持中小银行发行优先股、永续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等。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