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2023年成绩单公布,整体发展情况不俗

随着2024年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年报季也拉开帷幕。近期,农银理财、浦银理财、兴银理财、苏银理财、杭银理财、宁银理财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2023年成绩单。

整体来看,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力度增大。在管理规模上,理财市场经历了去年“破净潮”冲击后,实现了实质上的回暖,规模企稳回升,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银行理财子交“成绩单”

2023年是资管新规实施的第二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主力军”地位越发巩固。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统计,2023年末,全市场理财产品最新存续规模为263,666.41亿元,银行理财子公司整体规模为224,961.43亿元,占全市场规模的85.32%。

从产品发行力度来看,浦银理财展现出了其强大的产品开发和管理能力,该公司2023年全年共推出了1169只新的理财产品,截至年末存续产品数量超过1900只,这一庞大的产品线覆盖了各种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其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大关,其中还包括了委托管理的资金。

与此同时,杭银理财也不甘落后,全年新发产品达到了943只,这些新产品合计募集的资金规模超过了7000亿元。这一成绩不仅证明了杭银理财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成功,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

苏银理财在2023年的表现同样亮眼,该公司全年募集的资金规模超过了10000亿元,而到了年末,其管理的总资产规模已经超过了5200亿元。

宁银理财在2023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年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超过了700只,而其理财产品的总销量更是超过了8000亿元。截至2023年末,宁银理财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这一数字充分证明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规模上来看,兴银理财产品规模守稳2.2万亿元大关,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产品规模占比接近99%,规模新增超千亿元。在客群覆盖方面,实现有效客户数突破1000万户,开业以来累计服务客户数超2400万户。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表示,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实现逆势增长,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监管部门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监管部门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创新力度,发展多元化理财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二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收益率和风险匹配度。

代销渠道积极拓展

从2023年理财代销渠道来看,理财公司合作代销机构数量逐步上升,其理财产品由母行代销金额占比进一步下降。理财公司在不断拓展自身的他行代销渠道、逐渐减少对母行依赖,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截至2023年末,已有2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打通了行外代销渠道。

2023年,浦银理财在代销渠道上实现了质的突破,行外代销规模曾在8个月内猛增2200亿元。截至2023年末,浦银理财行外代销规模2268亿元,较年初新增2204亿,增幅3450%。

宁银理财行外渠道代销规模全年增长100%;截至2023年末,杭银理财行外代销规模近1200亿元。去年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分别新增20家、42家行外代销合作机构。截至去年末,杭银理财行外代销合作机构已经突破200家。兴银理财去年代销合作机构超430家。

整体来看,去年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发行力度增大,管理规模保持平稳。不过,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还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风险管理水平待提高、销售渠道受限、客户服务质量需提升等问题。

首先,各机构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创新特色产品,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提升投资运作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资产端和产品端的期限适配,满足投资者需求。

其次,理财公司要规范销售管理,进一步完善产品营销体系和渠道建设,并积极发展代销业务。银行理财机构要加快金融科技建设,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手段赋能理财业务的开展,提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理财子要加强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信披规范性,保障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 证券之星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近年来,国内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落地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共同推进“数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