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资本市场形势,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突出“稳”与“进”的统筹,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受访专家认为,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非常契合资本市场运行的本质。未来,在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上,都应该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压实金融中介责任,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摩擦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此外,近期国家多次释放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信号,体现出国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接下来的关键是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实践中,应注意避免宏观政策分解谬误,降低不确定性对于市场的冲击。
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1月24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提到,要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广大中小投资者就是最主要的参与者。可以说,没有亿万中小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没有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他们是市场的功臣。”王建军指出。
此次系统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足见其重要性。会议强调,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指出,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考虑到了资本市场的本源,考虑到了市场的基础,考虑到了投资者的重要历史贡献,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非常契合资本市场运行的本质。
在赵锡军看来,我国2.2亿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根本,投资者是资本市场资金的首要来源;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规模占总人口比例相当高,投资者的利益关乎国民福祉;此外,从历史角度来讲,资本市场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总市值不断扩容,也有赖于广大投资者的贡献。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持续增长带来的资产配置需求的升级,融资端服务能力,成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向记者表示,融资端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实现投资者收益的增长,将会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从而带动内需的有力提振。并且,借助投资收益的提升,投资者将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市场中来,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促进融资市场的繁荣。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也是金融工作“人民性”最直接的体现。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实现“以投资者为本”需要从多方面形成合力。
赵锡军认为,首先,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上,都应该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第二,上市公司直接向投资者获取资金,要对投资者负责,真正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第三,从监管角度,监管部门要把投资者利益保护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落实下来,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
田轩也指出,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具体来说,监管部门要坚守“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从严监管市场“出口端”,继续完善强制退市标准,优化退市流程环节,重视退市配套机制,让资本市场实现正常的“优胜劣汰”与“新陈代谢”,使稀缺的资源真正配置到最优质的资产上。
同时,进一步压实金融中介责任,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摩擦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除了通过完善制度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职、提高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进一步强化证券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责任,或者通过建立证券各行业协会评分制度,来引导证券服务业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机制。
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会议强调,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
田轩指出,分红和股票回购注销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效果较好的方式。其中现金分红也是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力方式,而股票回购更是具有传递企业成长信号、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功能。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报告显示,当前,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用于注销,无论是公司数量、注销股份还是涉及金额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数据显示,近两年国内市场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19.54亿股,占比15.93%,回购金额173.37亿元,占比10.41%,回购用于维护公司长期价值和广大股东权益的功能进一步凸显。2023年以市值管理为目的的回购金额同比增加18.14亿元,同比增长23.37%。
但在港股、美股市场,通过实施股份注销以满足市值管理需求的回购比例一直较高。田轩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近年来我国股票回购的企业数量、股数和金额都出现了较大的增长,但依然与我国上市公司数量以及A股市值的发展趋势存在不匹配的情况。
田轩认为,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评价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形成常态化、持续性的回购注销态势,在优化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同时,提升整个市场的信心和吸引力。
同时,会议还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事实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1月2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将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包括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有助于提高央企对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视程度。未来,央企或可通过鼓励回购、提升现金分红比例、加强股权激励等多重路径进一步加强市值优化管理。
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
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常会上多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随后,证监会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改革端等各方面推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先后推出阶段性收紧IPO和再融资节奏、调整融资融券业务保证金比例、从严规范股份减持、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健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和股东增持机制等重要举措。特别是有关部门出台减半征收印花税、实施国有保险机构长周期考核、调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风险因子等关键性措施。
近日,国常会再次表示,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此次系统工作会议也明确,着力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健全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有效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与市场沟通,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稳市场、稳信心。
在田轩看来,近期一系列表态,体现了国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接下来的关键是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实践中,还应注意避免宏观政策分解谬误,降低不确定性对于市场的冲击。
对此,田轩建议,在宏观政策制定阶段,通过建立完善制定者与相关各方的沟通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政策曲解的发生;关注市场主体,重视市场信息,建立政府和企业间长效政策协商反馈机制,提高政策可预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优势,构建高频次、多行业的宏观经济运行监控系统,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全局性;重视资本市场参与者特别是主流媒体在传递政策信息中的重要价值;加强高校等独立第三方智库建设,提高政策的公共能见度、共识度和影响力。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