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十分亮眼。其中,2023年新能源汽车全年出口177.3万辆,增加67.1%,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贡献。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以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值已连续15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比整车企业更为积极,纷纷在海外拓展客户、贴近客户建厂、争取长期订单等。伴随着动力电池的出海高潮,锂电装备企业更是积极参与其中。
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锂电装备头部企业的利元亨,是第一个在北美本土建有生产基地,敏捷服务海外客户,并收获颇丰。回顾利元亨数十年的海外拓展之路,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企业不断进取,不断突破的海外拓展之旅。
提前布局并海外建厂 敏捷服务海外客户
2023年12月21日,在美国加州硅谷,国轩高科美国公司(Gotion Inc.)生产第一款电池Pack产品,在弗里蒙特工厂成功下线,标志着国轩高科电池产品正式开启“Made in USA”阶段。
Gotion弗里蒙特工厂位于美国科技创新的摇篮——硅谷地区,产能规划达到1GWh,产线自动化率高达85%,主要生产容量从3kWh到30kWh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家用储能产品。
作为进军美国的第一枪,Gotion出于多方面考虑后,将产线完全委托给经验丰富的利元亨承接。作为中国在北美唯一拥有生产基地的锂电装备企业,利元亨当然具备先天优势。
由于进军海外时间较早,利元亨熟悉国际安全法规、环保政策、国际认证规范和要求,装备设计符合欧洲CE与美国UL等标准。在持续创新、持续降本、高效协同、规模交付、开放共享、全球配套是利元亨出海的六大核心竞争力的加持下。利元亨实现了大部分产品线的本地设计、本地研发、本地制造、本地安装调试、本地售后。
此外,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更是加分项。
正是在这些优势的加持下,利元亨成为众多锂电头部企业和车企选择利元亨作为他们新品国内外首条产线的核心供应商。
事实证明,在利元亨的设备保障下,Gotion的品质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Gotion美国公司只是利元亨众多海外客户中的一个代表。
利元亨的客户不仅包括蜂巢、WAG、CATL、BYD、国轩、远景、微宏、Hilite等电池企业;也涵盖大众、福特、Multimatic等车企。
能够准确抓住机遇,得益于利元亨领导团队敏锐的嗅觉,以及前瞻性思维。新能源汽车风靡全球,中国电池生产领先世界,中国电池企业出海助力电动汽车发展是必然趋势。
目前,利元亨在全球布局有20个分公司、子公司与服务中心。其中亚洲11个,分别在中国大陆、泰国、印度、韩国与日本;欧洲7个,分别在英国、瑞士、德国、波兰与匈牙利;美洲有两个,分别在美国与加拿大。
现在的利元亨已经是国际化的企业,总部设在中国广东惠州,并在惠州博罗、惠州南园、福建宁德、江苏南通、欧洲的波兰与北美加拿大拥有7个生产基地,不仅是全球化布局较早的锂电智能装备企业,更是跻身全球新能源领域高端装备第一梯队。
产品方面,利元亨现已具备对方壳、软包、圆柱、刀片、大储能、钠电等多种锂电池的全工艺覆盖,可为客户提供智能整厂解决方案,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及时、高效、高质的服务与技术支持,是新能源行业头部客户信赖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作为典型案例,回顾下利元亨的海外拓展历史,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其腾飞的奥秘。
利元亨出海的两大驱动力
1,广东工业率先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转型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SH.688499)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锂电、光伏、氢能等 )行业的头部企业智能化整厂解决方案。
2002年的广东,正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的热土,加上刚刚加入WTO的红利,广东乃至整个中国大陆都是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跨越式发展阶段。立志“致力于民族工装自动化技术发展,做强做精中国自动化”的利元亨初创团队在惠州建厂。借助团队人员常年担任外企负责人积累的人脉,以及广东惠州的地利优势,从开厂伊始就为日本住友、爱信精机、韩国三星、LG等提供精密零部件、自动化装备等服务,跟随这些企业,也将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做到全球各地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客户资源。
2008年起,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数码3C产品的热销,所用电池也从原来的镍铬、镍氢电池转向锂聚合物电池。2009年,惠州一家新能源企业找到利元亨初创团队,希望协助开发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利元亨初创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开发成功,这个契机让利元亨创始团队开始涉足锂电设备行业。
身处广东的ATL、比亚迪、亿纬锂能、德赛电池等迅速崛起,在智能化装备领域里耕耘较早的利元亨初创团队敏锐地察觉到了商机,将战略快速调整至为锂电领域服务,提供智能化装备,逐步从单机、单工段装备到全线装备供应商。
也是这段时期,利元亨初创团队开始走向欧洲,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并积极开展对欧美企业CE认证、UR认证等国际装备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这为其后期进军欧洲奠定了基础。
2011年,宁德新能源科技通过网络检索找到了利元亨创始团队,看中利元亨从事锂电设备的行业经验,采购了1台自动贴胶机,主要用于电池的电芯封口成型。自此,宁德新能源科技便与利元亨保持长期合作并逐渐加强,至今已成为前者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与此同时,利元亨还在敏锐的观察市场,寻找自我成长的方案。利元亨再次敏锐捕捉到技术的进步——数字孪生技术大发展,以及客户对项目进展实时掌控的需求。
为了迎合这一需求,利元亨进行自我改造,将数字化融入生产,慢慢拓展出智能化基因,并构建出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至此,利元亨已经从造好产品向更好服务客户方向转变。
2,借助中国锂电大发展之势,利元亨主动作为,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正是由于早期在欧洲的学习和摸索,让自我研发的产品与国际接轨,让利元亨有了在海外落地公司的底气。
2019年末,利元亨首个国外全资子公司——利元亨(德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利元亨(德国)")成立。在此之前,利元亨早已在德国做足了功课,包括已与海力达在内的多家德国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先后聘请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领域的权威——德国汉堡科学院张建伟院士担任特聘科学家,曾在汽车行业有资深经验的德国先进工业科技研究院理事会主席Thomas Nolting先生及中德汉堡商务中心主任兼德中创新联盟副主席李锋先生为利元亨德国子公司CEO。
正是由于利元亨早期在欧洲的学习和摸索,积累了足够的资源和人脉,才让德国公司如此顺利落地。
2021年,利元亨(德国)成为波兰Nowa Tepro控股大股东,进一步强化利元亨在欧洲本土的智能装备业务,如研发、工程设计、机加、组装、调试以及售后维护等技术服务。目前,Nowa Tepro已为几十个欧洲国家以及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家的客户提供交付和调试装配设备服务,设备符合CE、UL和国标安全标准。
通过整合Nowa Tepro,以及依托利元亨在动力电池电芯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利元亨(德国)将为海外客户和国内电池企业海外设厂提供欧盟制造的整条动力电池模组、PACK组装测试线以及电机组装线,实现欧盟电芯制造设备生产本土化。
此时的利元亨不仅是输出设备,还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以及24小时的售后服务能力。
数字化推驱动装备企业海外扩展
在初步尝到数字化的甜头后,利元亨加大了数字化变革。利元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了一个数字工厂,即“海葵智造”系统。不仅进一步拓展了生产效率,还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开发了智能仓储的业务。
在制造方面,利元亨通过数字化赋能,引入海葵智造概念,从单纯提供装备解决方案,转向提供“软硬兼修 ”的整体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利元亨产品研发不仅注重对“硬件”制造工艺的打磨,还不断升级配套“软件”的智能化,注重对数字孪生、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比方说,基于利元亨数字孪生技术,利元亨数字孪生实验平台可以实现3D模型实时映射实物运动,运行数据立体化显示,可局部放大、更细致反映部件运动情况,精准定位故障点,缩短开发周期和提高设备落地的可靠性。依靠这样的数字化生产技术,让远在海外的利元亨产品,在惠州就可以连线维修。
数字孪生技术在可视化方面可呈现全工艺过程,用于产品远程监控、产品远程诊断、产品预测维护和产品远程控制等场景,5G则被应用到了“利元亨·海葵智造”中的智能仓储和智能物流模块。数字化赋能的技术沉淀与深度耕耘,让利元亨这个生产“智能车间”的企业积累了超过2000个成熟案例,自主研发了10余项国内外领先技术的应用生产线,拥有了每年超过1200台设备的交付能力,同时可开展的项目超过470个,累计开发的非标项目数量超过2000个。
业务方面,利元亨利用自身仓储物流经验,拓展成新的业务,帮助客户建立智能仓储物流,提高设备、场地的利用率,同时也达到了低碳环保的目标。
这些能力最终也为其海外业务赋能,将利元亨打造成为更加全面的高科技、服务型制造企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造,利元亨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利元亨的已经从纯粹的产品销售升级为产品加服务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最终获得更高的产品溢价和利润率。
最后
可以看到,利元亨是一家典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通过专项技术和自身研发上实力开拓市场,结合时代发展,穿越周期,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智能制造企业,为零碳未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搭上的是末班车,错过了就很难再有下一次机会了,对于我们,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即便是匍匐前进,也要向前进!
进取和主动求变,一方面是企业家应对变化莫测国际市场的方法,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应有的态度与策略。在我们已经取得锂电池全球第一产销的大前提下,更加没有理由停滞,进取和求变已成为中国企业站上世界舞台的源动力。
(本文作者顾国洪,目前担任江苏大学新能源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副院长)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