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人民币贷款超22万亿元,主要投向这些领域

近日,央行发布《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再创新高;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

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从数据来看,普惠金融各领域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29.4万亿元、30.08万亿元、56.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5%、36.5%、14.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成为投放的重点领域。

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从总量上看,《报告》显示,2023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

这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正在恢复之中,金融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为经济持续整体好转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贷款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贷款规模的扩大意味着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增加,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这种资金支持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还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贷款规模的扩大还反映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金融市场的活跃度提升。金融机构在贷款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和信贷审批等环节,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这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金融风险,进一步稳定金融市场。

此外,贷款规模的扩大还为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贷款规模的扩大可以为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等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从信贷的“公”“私”流向上来看,《报告》显示,2023年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57.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本外币住户贷款余额80.1万亿元,同比增长5.7%。

从增长的构成看,全年增加的企事业单位贷款17.72万亿元,在全年新增贷款中占比近78%,是信贷增长的主要贡献项。这意味着在政策推动之下,企事业单位融资需求恢复较快。

普惠、绿色等领域投放增速较快

分领域来看,普惠金融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同比增速分别达23.5%、36.5%、14.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1.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持续提高。

绿色贷款高速增长是一大亮点,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持续攀升。2023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

事实上,早在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目前,主要国有大行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大体保持在30%至40%,有的大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速更是超50%,均快于其全部贷款增速,更多信贷资源被用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

民生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表示,2023年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适时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多项结构性工具延期或展期,高新技术制造、涉农、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质效明显提升,预计后续将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工具的实施力度,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

本文来源: 证券之星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