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预约有点火 线上“打挤”线下操作简单

  24日上午8点,“成都数字人民币迎新春”活动正式启动报名,本次活动将通过摇号、抽签方式发放20万个,总金额40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只要是符合条件的成都市民都可以参加红包预约报名。

  为了解决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本次活动除了开放天府市民云APP和京东APP两种线上预约渠道外,还增加了线下预约渠道,即通过天府市民云一体机进行预约。

  线上预约“打挤”

  24日上午8点,“成都数字人民币迎新春”活动报名正式启动,许多市民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登录报名平台,有部分人很快晒出了预约成功的页面截图,但因峰值流量过大,也有部分市民反映“天府市民云”平台登录异常,迟迟不能预约。

  成都市民侯先生向记者表示,他在24日上午8点30分左右打开“天府市民云APP”,但活动页面却显示“系统太忙,请稍后重试”,多次尝试依然无法进入,最后还是通过京东APP页面成功预约报名。

  线下预约2分钟搞定

  线上预约“打挤”,线下一体机预约又情况如何呢?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海椒市街的中国银行网点就有一台天府市民云智慧终端,记者到达该网点时,正好碰上几位客户正在咨询数字人民币红包预约报名的情况。

  在该行一位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也通过天府市民云智慧终端尝试进行预约报名。点击屏幕上方“4000万免费领”的活动页面后,终端会提醒“将身份证放在感应区,不要移动证件”,随后会提示“身份证读取成功,请进行人脸识别”,进入人脸识别页面,不到三秒即核验成功。随后跳转数字人民币红包报名页面,根据页面提示进入活动阅读须知,点击下面立即报名,会显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试点运营机构,然后点击确认,页面弹窗显示报名成功。如果顺利,整个预约报名的过程不到两分钟。

  “今天上午,网点来了很多客户,都是来咨询如何报名预约数字人民币红包的。”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海椒市街的中国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其中大多数都是年纪偏大的老年客户,他们不懂怎么在手机上预约,所以来网点咨询。

  辟|谣

  红包金额随机产生不会因平台异同产生变化

  2月24日,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预约通道正式开启,关于数字人民币红包的话题也一直不断。

  记者注意到,网络上出现一种说法: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总金额为4000万元,其中京东平台总额1000万元,天府市民云平台总额3000万元,可以在两个平台分开领取。有网友就此发出疑问,在京东平台预约的是不是亏了?

  对此,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消息为虚假消息,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迎新春”活动在京东APP和天府市民云APP均可报名,中签几率一样。单个红包分为178元和238元两档,红包金额随机产生,不会因为平台的异同产生变化。

  科|普|小|贴|士

  与第三方支付工具有何不同?

  很多人认为,数字人民币和常见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有些类似。与第三方支付工具相比,数字人民币有何不同?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解释,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然可用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只不过“钱包”里装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

  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不同还在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将是免费的。穆长春介绍,数字人民币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会效率和福利最大化,所以人民银行建立免费的数字人民币价值转移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不向发行层收取流通费用,商业银行也不向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兑出和兑回的服务费。

  此外,从便捷性来看,数字人民币无需绑定银行卡就可以完成支付,也不需要用到网络或者是信号,只要手机有电就能够完成支付,还可以实现不同支付平台之间的互通。而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支付转账背后仍需要绑定银行卡。

  和比特币有何不同?

  当央行宣布开始研发数字货币时,有不少人不理解,一度以为要出央行版的“比特币”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明确指出,数字人民币在研发工作上不预设技术路线,可以在市场上公平竞争选优,既可以考虑区块链技术,也可采取在现有电子支付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技术,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见,区块链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考虑的技术路线,但绝不是唯一选择。

  不少专家直言,数字货币的未来必须和“炒币”分开。穆长春也曾强调,要坚持“币花不炒”。可见,数字人民币就是用来流通使用的,绝不是用来“炒币”赚钱。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损害自身权益的各主要领域,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了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中既有财产权益纠纷,如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