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中国金融》2021年第4期发布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对线上贷款突出问题的思考》一文。
蒋平在文章中披露,截至2020年9月末,重庆辖内机构与助贷平台合作开展的线上零售信贷业务产品共104个,累计发放贷款2.11亿笔,“风险隐患较为突出。”
蒋平还介绍,目前重庆辖内有15家银行机构、64家主要助贷平台公司、数百家辅助性合作机构参与线上信贷产业,市场已初具规模。
“通过对辖内线上贷款业务发展回溯分析,我们发现,线上贷款发展过程是金融业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过程,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信贷业务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风险根源在于信贷工业化过程中,生产社会化与治理机构化之间的不协调。”蒋平表示。
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进一步规范,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落实风险控制,要求商业银行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自主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控环节,严禁将关键环节外包。
二是明确三项定量指标,包括出资比例,即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单笔贷款中合作方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集中度指标,即商业银行与单一合作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限额指标,即商业银行与全部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
三是严控跨区域经营,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此外,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参照执行《办法》和《通知》的规定。
蒋平称,重庆辖内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尤其是资金来源受限的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从引流平台获客后,由于自身贷款规模或资本限制,无法单独全额放款,会选择再次以联合贷款或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向后分流转包。
然而在风控方面,蒋平介绍,部分产品风控策略和模型直接使用合作方或第三方风控模型输出分数作为输入变量,以第三方评分作为模型训练的基础,但并不掌握第三方评分的算法和数据。
“辖内银行机构普遍反映,引流平台严格屏蔽金融机构客户触达,银行机构被剥夺客户触点导致大量合作贷款产品核心风控环节完全依赖助贷平台完成。”蒋平表示,个别项目,银行自有的风控模型处于空跑状态,不实际发挥作用;个别项目关键风控要素直接采用合作方建议。“银行依赖获客推荐方进行实质性风控,自身审批形式化容易导致银行成为产业链上单纯的资金牌照供应商,无法通过业务发展积累信贷数据资源、提升大数据风控能力,这在市场话语权较弱的中小银行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此,蒋平认为,落实“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统一监管”,应基于线上贷款信贷社会化生产的趋势特点,将监管视角从单体机构的产品视角向产业链的功能视角延伸:从产业链视角强化风险监管、从产业链视角强化数据治理、从产业链视角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从产业链视角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建议监管部门牵头强化银行业的行业数据整合,明确对信贷产业链参与机构相关信息数据的监管权限。”在谈到数据治理的方面时蒋平表示,并介绍称目前重庆银保监局已经开始建设“智能监管平台”,率先开展探索,接入集成监管内外部多方数据源。
(作者:李愿)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