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终结八连降 企业购买需求仍强烈

  历经八连降后,结构性存款余额在今年1月出现反弹,超过7万亿元,但远低于往年1月的10万亿元。

  结构性存款,是一种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浮动收益部分是通过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等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资管新规实施后,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品,规模陡增。但同时不规范之处也逐步暴露,监管部门此后数次出手对其规范。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70183.16亿元,较去年12月末增加5756.6亿元,增幅由负转正。

  分银行类型来看,主要是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增长较快,余额猛增4030.12亿元;分存款对象来看,主要是单位结构性存款增长明显,余额增加5204.25亿元,而个人结构性存款余额增加仅552.35亿元。

  对于今年首月结构性存款余额出现反弹,某大行华东地区一级支行行长向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1月份开始灵活计息存款产品不能再销售。

  灵活计息存款产品,就是此前流行的“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存款产品,收益可以根据存款时间分段计算利率。这类存款产品虽有所创新,可弥补银行负债端来源,但也抬高了银行负债端成本,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规范存款市场,去年3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存款类金融机构按规定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型产品。

  去年12月,六大行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计息方式调整为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但在上述产品被叫停后,银行并没有更好的替代性存款产品用于揽储,只得重新回到结构性存款。

  从数据来看,1月单位结构性存款余额增加超过5000亿元,其中,大型银行余额增长3640.13亿元。换言之,主要是大型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增加所致。

  单位结构性存款大增,与企业购买需求较为强烈直接相关。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有383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了结构性存款,合计超过900亿元,环比增长35.71%。不少上市公司购买超过10亿元,例如江苏国泰、康弘药业、明阳电路等。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企业而言,较之信托等其他产品,结构性存款相对比较安全,收益也相对好于其他银行理财产品。

  不过,今年2月财政部等4部门发文明确企业持有的结构性存款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这一要求可能导致企业未来购买结构性存款的意愿下降。

  去年年中,为进一步降低银行存款成本,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年内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从去年12月末央行数据来看,中资全国性银行整体完成压降要求,余额约为6.4万亿元。严监管下,尽管今年1月余额出现反弹,但与往年余额动辄冲破10万亿元相比,还是低了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今年结构性存款总体可能会维持量价齐稳状态。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魏倩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昨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中国银行内部人士处获悉,中行当天下午内部召开会议,宣布光大银行行长刘金出任中行党委副书记,待履行相关程序后,刘金将正式出任中行行长一职。  这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