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资本补充“十八般工具”齐上阵 助力商业银行“补血强身”

  即将过去的2020年,资本补充成为贯穿银行全年的一大“关键词”。

  在政策的推动及自身强烈需求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扩宽。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债、A股IPO等多种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如同“十八般兵器”一般被商业银行运用得炉火纯青。

  资本补充工具的不断丰富,在有力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夯实自身资本实力的同时,更为银行有效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扶持中小企业提供极大的帮助。

  永续债:占据C位

  2019年,作为一款新的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永续债首次走进了市场的视野。

  当年1月份,中国银行完成境内首单银行永续债,正式宣告了商业银行发行永续债大幕的开启。

  自此之后,永续债迅速成为商业银行资本补充的诸多工具中当仁不让的“主角”。短短两年时间,各家银行发行永续债规模金额合计已达1.2万亿元。

  2019年作为银行永续债发行“元年”,全年发行永续债的银行数量就高达15家,合计发行规模达5696亿元。而在即将过去的2020年,在大力扩宽资本补充渠道的政策推动下,各家银行发行永续债的积极性更是持续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已有44家银行发行51只永续债,发债规模再创新高,达6329亿元,无论是发债银行数量还是发债规模均远超去年全年水平。不难看出,永续债作为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其重要性凸显。

  伴随着发行永续债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永续债的发行银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今年发债银行中,除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外,其余数十家银行全部为中小银行。在政策的支持下,发行永续债的中小银行占比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规模发行永续债补充银行资本,有效对冲了银行资本消耗过快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夯实了银行机构稳健发展的基础,同时有力保障了银行为实体经济让利,提升了银行满足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能力。

  二级资本债:持续高热

  尽管只能用于补充银行二级资本,但由于发行相对便利,二级资本债仍为银行资本补充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而该类债券的发行在2020年同样持续升温,对提升银行风险抵御能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在加快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大背景下,二级资本债券这种资本补充工具同样被众多商业银行频繁使用,全年各家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券金额再度创下新高。

  2020年,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66只二级资本债,二级资本债合计发行金额已达6074亿元,早已超过2019年5920亿元的水平。而本月最后几天仍会有几家银行二级资本债券上市发行,整体规模还将会持续增加。

  而从单只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金额上看,由于发行主体涉及不同类型银行,因此每只二级资本债的发行金额也是相差巨大。国有大行及股份行的发行金额动辄在数百亿元,而中小银行则以数亿元和数十亿元居多,其中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的最少金额仅为数千万元。

  在今年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银行类型中,覆盖了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地方银行等多种类型,但发债银行的主力仍以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银行为主。这些银行虽然单笔债券规模较小,但对补充此类银行资本充足率仍起到了较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中小银行在年内采取了组合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的方式,利用多种工具持续进行资本补充。年内已有包括泸州银行、北部湾银行、华融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同时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以同时分别补充二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

  业内人士预计,在监管鼓励的大环境下,发行二级资本债券的银行数量未来仍会逐渐增加。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级资本债相较于永续债、优先股等一级资本补充工具,虽然仅可补充商业银行二级资本,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和一级资本。但由于其作为固定收益类资本工具,发行相对便利,仍将是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最为主要的方式之一。因此,未来二级资本债发行仍能够保持较快增长。

  A股IPO:后程发力

  作为银行最为传统的资本补充工具,虽然银行A股IPO在2020年的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但下半年复苏迹象明显。

  2019年曾是银行A股IPO的丰收年,当年共有高达8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与2016年并列成为银行IPO数量最高的年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银行A股IPO则出现明显降温。截至目前,年内过会银行数量已增至4家,分别为厦门银行、重庆银行、上海农商行和齐鲁银行。其中,厦门银行已于今年7月份完成A股上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银行上市或过会时间均发生在今年下半年。特别是上海农商行与齐鲁银行过会时间相距仅半个月时间。

  A股IPO长期以来是商业银行进行资本补充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说,此类银行若能顺利登陆资本市场,除了自身资本金得以补充、提高抗风险能力,也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自下半年以来,陆续有银行完成上市及过会,目前排队等待A股上市的银行数量也开始出现小幅减少。证监会披露的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目前仍处于证监会披露的排队上市企业名单之中的银行数量已减至15家。而上述银行中,除去首发申请今年才刚刚被受理的湖州银行、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外,其余的审核状态全部为“预先披露更新”。

  地方专项债:横空出世

  除了银行利用多种工具进行资本补充外,专项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地方专项债也于今年最后一个月横空出世,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又提供了新的支持。

  今年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着眼增强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12月份,中小银行利用地方专项债“补血”终于落地。当月7日,广东省招标发行100亿元专项债券,上述资金将用以支持省内4家地方银行资本金的补充。这也是中国债券信息网首次披露发行地方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相关信息。信息显示,该债券由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资金运营主体,所募集的100亿元资金将通过间接入股等方式对郁南农信社、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罗定农商行等广东省内4家中小银行注资。

  广东省地方专项债的成功发行,表明地方政府专项债这一新的银行资本补充工具正式进入实操阶段。随后,各地该类债券有望接连落地。

  日前,浙江省、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地方银行发展转型债券陆续出炉。其中,浙江省将发行支持地方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将通过间接入股的方式补充温州银行资本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披露了三期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发行总额共计118亿元,用款银行共21家; 山西省发行的专项债券计划发行总额153亿元,用于出资设立一家省级城商行。

  据了解,政府专项债限额为2000亿元,支持18个地区的中小银行,由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具体方案。临近年末,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有增无减。地方专项债的发行,正是监管层对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政策的又一具体体现。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吕 东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招商、邮储两家银行近日相继发布公告称,旗下直销银行获准筹建。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扩容至3家,这距离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获批已近4年。(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