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家商业银行被迫依赖股东的帮助以优化资产负债表的时候,说明了这家银行的经营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地处华北的天津银行就是这样的一家银行。
一周前,天津银行公告称,其将向自己的股东之一出售价值约81.4亿元的资产包(含不良贷款),交易对价是80.11亿元。这个资产包,包括了92.6%的信贷资产,3.96%的同业拆借款项,以及3.44%的非公开公司债券。接盘的是天津银行的间接股东——天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下称津投资本)。
天眼查App显示,津投资本穿透后的股东方是天津市国资委,其持有津投资本100%的股权。津投资本的注册资本为101.31亿元,成立于2017年1月。不过。天眼查数据未显示该公司的实收资本金额。据官网介绍,其成立的目的是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等,资产管理等。据公告,津投资本通过渤海化工等间接持有天津银行8.49%的股权。
从公告来看,这一资产包的交易模式,颇像本世纪初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式。彼时,财政部出资设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长城以及东方等)以账面价值接纳了四大行剥离的不良资产,然后由四大行认购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债券方式实现不良资产出表,业内俗称这一不良资产的转让模式为“旋转门”。
不过,天津银行没有公告津投资本承接这个资产包的具体资金来源,津投资本的官方网站也没有进行任何公告。津投资本此前通过香港联交所发行债券余额约为41.06亿美元(约267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券都是2019年底之前发行完成的,与目前的资产包受让关联不大。
借助交易的完成,天津银行成功实现至少17亿元不良资产的出表,天津银行的不良贷款将大幅下降,同时不良率表现也将大为好转,从而优化其资产负债表,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不过,还不能高兴太早,当前不良率的下降很可能只是阶段性的。从过往这家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其风控意识薄弱。表现在不良率上,近几年一直持续升高且居于高位。财务数据显示,天津银行的不良率从2014年的1.09%快速上升至2019年的1.96%,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攀升至2.13%,高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从具体管理来看,天津银行风控是存在一定漏洞的,不良率在区域方面反差巨大。据2020年中报,天津银行在天津地区的不良率为1.23%,而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更好的北京、山东以及上海的不良率却分别达到了3.68%、2.57%以及1.84%,显然这是让人疑惑的。此外,天津银行在河北的不良贷款率也高达7.02%,这意味着当地的信贷管理状况是十分的糟糕。
行业角度,也能发现一些偏差较大的行业或者领域。比方,天津银行在采矿业方面的不良率高达29.94%,住宿餐饮领域的不良率高达9.15%。同样值得疑问的是,受到疫情影响,住宿餐饮领域本应是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其不良率在今年上半年走高才符合事实,但是天津银行的不良率反而在2020年上半年下降了88个BP。
这与同行相比也存在矛盾之处。以工商银行为例,上半年住宿餐饮行业的不良率升高至12.07%,相比2019年8.1%攀升了3.97个百分点。农行与建行没有单独披露住宿餐饮行业的不良率,但是从其披露的商务服务业来看,不良率今年上半年都出现了上升。
上述事实对于天津银行的前景来说显然不利,即使通过资产包转让实现部分不良资产的剥离。当然,站在行长吴洪涛为代表的新一届管理层角度,这些问题实际上都是上一届管理层的历史遗留问题。
天津银行2020年迎来了新老更替,从董事会到行长等经营层,实现了管理层大换血,以吴洪涛行长为代表的70后少壮派执掌了大权,这有可能为天津银行带来一些新的气象。但是吴洪涛个人的履历存在的一些瑕疵,令其能否带领天津银行走出困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红周刊》此前对此曾有报道。
挑战已经降临。就在不良资产刚刚完成转让之际,天津银行因“以贷还息掩盖资产质量”受到监管处罚。1月6日,天津银行华丰支行因违规发放贷款,以贷还息掩盖资产质量,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天津银保监局处罚款30万元。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