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引领大发展,但也要防范大发展带来的后遗症。
“济南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00个,总投资约1.6万亿元”“西安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总投资2.5万亿元”……近日,多地比拼晒出颇具“实力”的年度项目投资计划,拟为城市发展装上“加速器”。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促投资、稳增长、育动能、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重大项目支撑、引领大发展是城市发展应有之义。但据我们观察,一段时间以来,多地亮出的2021年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呈现出了两种明显趋势:
一是猛,像西安、济南等城市,不仅项目数量明显增多,项目投资额度更是高达万亿(比当地GDP还多),创下了历年新高;
二是快,一些城市响亮提出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冲锋等口号,在项目建设上“晒比拼超”,传递出狠抓快干的强烈信号。
“加速器”是装上了,但速度有了,更要有质量。对任何城市来说,重大项目既是保持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更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点,后者相比前者,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更有价值。而项目投资过猛、过快,都难免带来重数量轻质量、重落地轻把关等系列问题,不仅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本意和初衷,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包袱。
不久前广受关注的芯片项目“烂尾”事件就是一个警钟——在武汉、南京、淮安、成都等地,多个被列入当地重点项目的百亿级芯片项目被曝烂尾收场。芯片之所以成了“芯骗”,与地方政府为了快速上项目,前期把关不严、后续监管不力有直接关系。
某种程度上来说,猛干快上固然很重要,但越是如此,越要有百倍的担当,越需要务实稳进。尤其是在当前,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稳重大项目投资是重要的“先手棋”,只有以“两新一重”为主线,强基础,补短板,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才能为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营造充分空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猛干快干不如真干实干。因此,我们尊重城市坚持“项目为王”,但不仅要盯签约、盯落户,更要盯竣工、盯成效;我们鼓励城市倡导“以项目论英雄”,但坚决反对带血的GDP和“不讲武德”的伪英雄。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