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资金顺势而为 A股H股双向重塑

K图 HSI_0

  内地资金爆发式流向港股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南下资金汹涌奔流的背后,一场伴随资金和市场双向重塑的变革,也在悄然发生。

  截至1月19日,2021年港股通净流入规模已达到1850亿港元,推动恒生指数一路上扬,直逼30000点关口。与此同时,南下资金也在渐渐成为港股最重要增量和压舱石,并加速抢夺港股定价权,有望推动港股估值体系快速向A股靠拢提升。

  而在资金端,趁着2020年公募基金大年的火热余韵,新发基金募集一片如火如荼。然而数千亿新基金中,却有不少产品写明港股股票仓位最高可达到50%。这意味着,随着港股标的吸引力的提升,将有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借道港股丰富资产配置方式,分享新经济企业成长带来的时代红利。

  跨过香江去

  夺取定价权

  在近期一轮港股行情中,南下资金显然动作更快,态度更坚决。华创证券在1月19日的一轮港股电话会中,甚至直接喊出了“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已然对港股生态进行了重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港股通累计净流入规模已达1.73万亿港元,持有港股市值近2.1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比例约4.4%。另据国盛证券测算,2020年港股通参与的交易已占到港股市场总成交额的18%左右(考虑到交易的双向性,即占港股总成交额的9%)。以港股通持仓规模较大的前20只股票来看,港股通持股超过30%的有2家,持股比例超过20%的有7家,南下资金已成为港股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港股通南下资金规模已超陆股通北上资金,且流入稳定性更强。截至1月19日,北向资金2021年合计净流入金额仅为396.41亿元,远远低于南向资金同期的1437.95亿元。进一步拉长时间来看,自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合计约1.24万亿元,而南下资金净流入已达到了1.65万亿元。

  在此之前,北上资金一直是最重要的风向引导者,无论是低位增持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行业龙头,还是高位接力宁德时代、立讯精密等市场“新贵”,北上资金似乎总是能快人一步。而如今南下资金似乎正在重复过去数年北上资金影响A股的历程,一步步推动港股估值体系向A股靠拢。

  “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港股,不仅提升了港股新兴产业的估值,也开始逐步改变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其原因是在有港股通机制之前,港股市场的定价权为外资机构所主导;伴随着南下资金的持续流入,内地机构对港股企业的定价影响力也自然随之提升。”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基金经理余昊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港股多年来持续因估值偏低而被市场诟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该市场长期由以欧美的外来资金所主导,缺乏自身活跃的沉淀性资金和市场定价权。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的内地资金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的中流砥柱和“本土”资金。

  买入沪港深

  分享新经济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在互联互通的机制下,估值体系乃至投资理念的改变是双向的。港股被南下资金所影响,A股也在被“北水”影响,最终A股和港股的投资理念一起走向成熟。

  “港股未来几年有很大的机会,比如在新股上市方面。”博时基金权益投资国际组负责人牟星海提到,伴随着中概股回归的第二次上市潮,很多新经济的龙头企业登陆港股,预计将来会孕育出一批行业标杆型的公司,涉及生物医疗、新型消费、新科技等诸多重点行业。

  某种程度上,港股市场跟A股市场在新经济板块的结构是互补的。例如国内的科技板块主要包括科技、硬件供应链的公司,包括半导体、新能源、光伏等领域的上下游企业;而香港在科技领域更偏向应用端,包括电商、社交、游戏,云计算等公司。

  互补的结构决定了两地市场的投资机会也是互补的,这也为A股“溢出”的增量资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去向。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表示,长期的结构性南向资金流入将保持强劲,在未来3~5年内,每年约有2000亿~4000亿港元,而这得益于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多样化和共同基金发行增加,以及香港市场新经济公司不断壮大提升长期吸引力。

  余昊也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放眼全球,弱美元的宏观大背景决定了资金将流向新兴市场,而短期抗疫水平影响经济景气,中国经济表现在全球一枝独秀,决定了港股在新兴市场中脱颖而出。因此,在今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上,港股将是重点之一。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王蕊 孙翔峰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四川有A股上市公司136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数量、市值均排名全国第8位,个股平均市值226亿元,排名全国第4位。2020年前三季度,四川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