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间影响市场重要政策消息速递(附新闻联播集锦)

  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这份最新解读来了!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了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年经济增速达2.3%。对此,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2020年经济增速逐季回升,全年增速特别是第四季度略超预期。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可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延续提供较好支撑。同时,下一阶段挑战仍存,人均GDP数据还需继续增强,仍需要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努力。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会大一些。后续消费增长仍然具有较大潜力。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2020年GDP增速达2.3%,略超预期。经济增长较为强劲,得益于整体出口靓丽、制造业表现出色。同时,GDP突破100万亿元是一个标志性的成就。

  单只新基金吸筹超1500亿 创公募基金认购历史纪录

  据渠道消息,截至记者发稿时,今天发行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其认购资金已超过1500亿元,创下公募基金历史上新的认购纪录,且还有不少客户仍在追加下单。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再度刷新基金认购纪录,该基金募集规模上限150亿元,据渠道消息,该基金认购金额已超过1500亿元,打破了此前鹏华基金王宗合的纪录。去年7月份,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认购资金为1371亿元。

  证监会有关人士:把好入口关 坚决防范过度融资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对推动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二级巡视员倪改琴18日在2021债市发展论坛上透露,2021年,围绕交易所债券市场建设,证监会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具体而言,倪改琴指出,一是把好入口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继续支持优质企业融资发展,同时,优化债券融资结构,坚决防范企业过度融资。深化基础设施REITs试点,推动完善REITs的法律基础。

  证监会:建立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监管规则

  最新数据显示,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2020年10月23日正式上线“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备案信息采集系统”,启动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备案工作后,截至2020年12月14日,证监会已公示两批92家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对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实施备案管理,有利于促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规范发展。备案不是审批,不作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选取信息技术服务或者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为行业提供服务的前置条件。接近监管部门人士指出,备案工作的目的是补齐监管短板,将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纳入监管范围,证监会正在抓紧完善持续性日常监管措施,其中包括组织对部分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违法违规的,依法采取行政处罚和监管措施等。

  南下资金230亿创纪录狂飙!千亿资金抱团腾讯、美团、中芯国际等龙头

  1月18日,南下资金净流入23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1月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已高达1587亿港元,占2020年全年的四分之一。迄今南下资金已连续第19个交易日净买入,连续第11个交易日净买入额超百亿港元。平安证券认为,港股当前进入价值股补涨的第一阶段。在2021年前两周,就有1357亿港元的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占2020年全年的20%。值得注意的是,南下资金流入的公司非常集中,其中排名前5位的公司包括腾讯,中国移动,中海油,中芯国际和美团,它们总额高达1000亿港元。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银行理财的债券投资规模已超过18万亿元

  中国银保监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蒋则沈18日在2021债市发展论坛上表示,银行理财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截至2020年末,银行和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投资债券超过18万亿元。下一步,将为银行理财资金有序参与债券市场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七部门: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

  民政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将在全国选择15个地市级行政区域(包含副省级城市),在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通过试点,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为助力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伤病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

1月1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突破百万亿元 中国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提出许多重大理论,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家统计局今天(1月18日)公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全年经济同比增长2.3%,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更大台阶。

  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了2.3%。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3%,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202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18907亿元,比上年增长2.9%。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2020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拉长时间的维度,这条向上生长的线条是中国经济从2012年以来走出的增长曲线。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看来,超过100万亿的经济体量和2.3%的增速背后,更应该被看到的是增长的质量。

  在长期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董煜看来,从2012年突破50万亿到2020年突破100万亿,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爬坡过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非凡历程。

  董煜眼中的“三道坎”,从一个侧面描述出中国经济不断遭遇到的各种风险挑战。

  第一道坎,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显现,同时出现了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出口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经济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的“四降一升”。

  第二道坎,逆全球化潮流,尤其是2018年以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国际发展环境恶化。

  第三道坎,2020年,全球范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世界经济进入动荡调整期。

  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明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阐述新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擘画出清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坚决淘汰无效低端产能、房地产“去库存”、稳步推进去杠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三去一降一补”瞄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顽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同时,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改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色。

  新动能加速集聚。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接近60%,创新第一驱动力的“引擎”不断加速。新经济占据我国GDP总量超过16%,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为经济转型积蓄“绿色动力”。用更少的资源投入,在环境得以改善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5年里,单位GDP能耗下降13.2%。

  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速,进博会、服贸会举办,世界收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开放的“重大利好”。

  8年时间,中国让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832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城镇新增就业5年超过6000万人,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障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近10亿人。人民至上,写在前行的每一步上。

  长年致力于中国外部关系研究的郑永年教授发现,一路走来,虽然外部“唱衰”时常有,但是面对中国发展的现实,最先崩溃的,总是“中国崩溃论”本身。

  一路穿越风雨,中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020年,即便遭受疫情的冲击,中国依然在艰难中挺立,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12年的11.5%上升到2020年的17%左右。从2012年到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站在100万亿的新台阶上,中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2020年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净利润达1.2万亿元

  记者今天(1月18日)从国务院国资委了解到,2020年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2万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18.3万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82.1%。

  月球样品管理办法首次对外发布

  今天(1月18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对外发布《月球样品管理办法》,明确了月球样品原则上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础用途。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鼓励国际社会共同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工作,力争取得更多科学成果。

  我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进入评审阶段

  今天(1月18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表示,我国首辆火星车全球征名活动完成了初次评审,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等10个名称入选。公众可通过网络搜索“火星车命名”参与投票。投票时间为1月20日12时至2月28日24时。

  英媒:欧盟拟减少对美元依赖

  英国《金融时报》近期报道称,欧盟委员会起草的一份文件指出,欧盟正在制定计划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加强欧盟的独立性,欧盟还准备就全球市场过于依赖美元发出警告。报道还说,欧盟认为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直接影响到欧洲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时报》此前曾报道称,美国越来越多地利用美元地位和金融法规来服务其外交和国际战略目标。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近期相关消息称,贵州茅台出台了一条新规:“500ml飞天茅台100%开箱销售,100%纸箱保留。”对此,1月18日多位经销商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  事实上,此前贵州茅台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