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来了 易纲重磅发声:货币政策继续支持经济 不会过早退出!
2021年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会视频会议,并参加了“加强金融与货币体系”领导者讨论会。该环节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措施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及如何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易纲在“达沃斯议程”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中国不会过早退出支持政策。易纲表示,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模式向消费驱动的模式转型。目前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仍在全球持续,中国将确保央行采取的政策是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一贯性的,而不会过早地放弃支持政策,预估今年中国的GDP增速将恢复到正常区间内,符合预期。
券商人士:并未出现两融平仓预警客户数量大增的情况
近日有报道称,有券商两融平仓预警客户数突然大幅增加,引发了市场对两融风险的关注。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发现,多数并未出现两融平仓预警客户数量大增的情况。部分券商表示需要追加保证金的两融客户数量有所增加,但也只是非常个别的现象,总体上并未出现急增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两融业务风险控制措施更加市场化,整体风险可控。两融标的在市值、流动性上的分布是相对合理的,即便出现市场近期的所谓“抱团行情”,从市场的整体交易量分布来看,两融标的分布曲线较为合理。
重磅!养老金到账超10000亿 他们买了这些股
人社部1月26日上午举行2020年第四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披露了有关养老金投资运作的重磅数据。养老金委托投资到账金额首度超过1万亿,2020年三季度披露的数据是9757亿元。发布会内容显示,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合同规模1.24万亿元,到账金额1.05万亿元。推进职业年金市场化运营,全国32个统筹区已启动职业年金市场化投资运营,规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02万亿元,总支出5.75万亿元,累计结余6.1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证监会同意5家企业科创板IPO注册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有研粉末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艾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住建部赴沪深调研房地产市场 督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记者26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倪虹副部长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倪虹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啥信号?上交所宣布:一只500ETF被暂停融券卖出了
今天早上,上交所公告“暂停500ETF基金(512500)融券卖出”,引发市场关注。公告称,500ETF基金融券余量已达到该证券上市可流通量的75%,将从本日起暂停该标的证券的融券卖出。基金君发现,上周上交所就在该标的融券占比达到70.28%时作出了交易风险提示。另外,市场上规模最大的500ETF——中证500ETF(510500)最近融券比例也有大幅提升。究竟是什么原因?是资金在做空,还是别的什么情况?基金君梳理了相关数据,并采访了业内人士做分析。有市场人士指出,此次被暂停融券的500ETF基金规模相对较小,只有33亿左右,所以容易达到融券上限,市场上最大的中证500ETF规模有300多个亿,目前还没有达到上限。
财政部:2020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上年同期95.5%
财政部网站26日发布《2020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2020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达上年同期95.5%,经济运行回稳向好趋势不断巩固。财政部介绍,12月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1%。1-12月,营业总收入632867.7亿元,同比增长2.1%,较1-11月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353285.6亿元,同比下降1.9%,地方国有企业279582.1亿元,同比增长7.5%。
乘联会:预计2021年新能源车将呈现年初高起步 持续平缓上行的良好走势
乘联会表示,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将高起步,好于预期,并持续良好发展。预计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化转型中,新能源车将呈现年初高起步,持续平缓上行的良好走势,与传统车的走势日益同步化。
1月2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财经内容集锦
【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薛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排在首位的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如何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来看记者对清华大学教授薛澜的权威访谈。
薛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在他看来,进入新发展阶段,无论是应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还是催生我国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协同发力。要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科研院所、高校力量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让各类创新主体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针对目前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较低的情况,薛澜说。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五中全会决定也特别提出要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这方面进一步去投入,构建中小企业和创新平台共生的创新生态环境,鼓励高校研究机构跟企业之间的合作,保证知识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到企业当中去,真正使得创新能够去构建我们发展的新优势。
薛澜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好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绝不意味着关起门来封闭地搞,而是要在开放合作、交流互鉴中求创新。
2020年工业增速逐季回升信息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2020年我国工业生产增速逐季回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态势良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达到7.1%,高于整体工业4.3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2020年信息通信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0.6%,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2021年将在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深度覆盖的基础上,加速向有条件的县镇延伸,同时按需做好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网络建设。
2020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1月26日)发布,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900万人的目标任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平稳,农民工外出规模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全国贫困劳动力务工规模3243万人,超过上年水平。
春节期间机票可免费退改
民航局消息,从1月27日零时起,已购买1月28日—3月8日期间机票的旅客,均可办理免费退票或至少一次免费改期,具体规则可参照民航局和各航空公司规定。
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
今天(1月26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双方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更大的开放承诺,扩大了服务贸易最惠国待遇承诺的涵盖范围。《升级议定书》还显著优化了相关贸易规则,新增了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环境与贸易四个领域的规则。
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启动“5G战略”合作
今天(1月26日),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在北京签署 “5G战略”合作协议,启动700兆赫兹+2.6G赫兹5G网络共建共享。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助力媒体融合发展。
联合国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7.2%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联合国25日发布《202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3%,萎缩幅度是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的2.5倍以上。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增长4.7%,基本抵消2020年的损失。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将带动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2%。
报告强调,刺激投资、振兴全球贸易、防止过早收紧财政政策、疫苗推广等,对实现经济持续复苏至关重要。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