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星期三),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上市
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2日消息,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基金“抢钱”记:滚滚“钱潮”从哪来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深入调查后发现,上述理财经理态度变化的背后还有更复杂的因素。多位银行高管表示,在中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居民大类资产向资本市场配置的趋势无法逆转。短期内公募爆款基金迭出导致“卖理财买基金”、银行不见“增量”的情形,与银行需要的均衡财富管理结构相悖。据悉,部分银行已下调理财经理销售基金的业绩提成比例。
春节“红包”助力经济开门红
春节将至,各地提倡“就地过年”将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专家表示,“就地过年”对生产和投资将构成利好,多种在线消费需求可能上升,今年经济数据开门红可期。
放宽市场准入 海南自贸港有望尝头啖汤
近期发布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选择符合条件的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专家表示,一些对外开放水平更高或设立自贸试验区的相关地区,以及一些政府治理水平高、政商关系更优的地区有望成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地区。从当前情况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有望率先出台。
上海证券报
三大动力加持 中国经济新征程行稳致远
今年,100万亿元体量的中国经济巨轮起航,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发。前行的动力在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各部委对今年重点工作的部署透露了三大关键词:科技创新、扩大内需、改革开放。
完善市场内生稳定机制 投资端改革值得期待
“完善市场内生稳定机制”是近日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核心包括“推进投资端改革”“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变化”等。具体来看,以加大权益类基金产品供给力度为方向的“机构化”,正推动越来越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并开始发挥“稳定器”作用。而受访专家及投资机构普遍认为,包括养老资金在内的“长钱”有着巨大的配置需求,权益类基金应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创新,搭建起连通投融两端的桥梁,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逾3600亿元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逾3600亿元,基本为再融资债。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晓怿对记者表示,今年的地方债到期规模创新高,达到2.66万亿元,这也意味着再融资债的规模会再上新高。
严防经营贷流入楼市 银行自查潮“前后夹击”
想要来一波经营贷、房抵贷等信贷资金“穿上”首付贷“马甲”涌入楼市的“神操作”?没门!这一操作路径正在被监管部门坚决堵死。近期,监管部门不断重拳出击,严查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而银行的自我排查也渐次开启。
证券时报
重点城市GDP座次排定:北上广深居前四 南京跻身十强
近期,多个城市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截至2月2日,证券时报记者已统计到全国32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作为重点城市展开调查。从经济总量看,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依然占据前四,南京首次进入全国十强之列,重庆“逼近”广州。从经济增速来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苏州、兰州展现出较高的经济动能。
央行流动性投放“一冷一暖”意在稳预期
本周,资金市场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央行对节前市场流动性需求的“关照”虽然有些迟,但终究还是一如既往地来了。连续两天的大额流动性净投放,使得资金市场的紧张情绪明显消退。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回购资金隔夜利率(DR001)和7天期利率(DR007)已降至2.2%左右,就连交易所同期限的国债逆回购利率也降至3%以下,较上周动辄7%、8%的利率水平大幅下降。
北京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 预收租金不得超过3个月
去年以来,各地长租公寓频现“爆雷”,租客和业主都成为受害者群体,租赁市场的监管亟待加强。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直击长租公寓行业痛点,新规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上海家化闪崩跌停 2020年净利下降逾两成
2月2日晚间,上海家化披露2020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70.32亿元,同比下降7.43%;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22.78%;扣非后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4.3%;基本每股收益0.64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2元现金红利(含税)。这也是上海家化换帅后的首份年报。
证券日报
352份罚单!资本市场“零容忍”全覆盖
“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零容忍”监管执法持续升级。1月28日,证监会召开的2021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落实“零容忍”的执法理念和打击行动。1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简称《方案》)亦提出,坚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确保金融改革行稳致远。
北京严管长租公寓:最多押一付三
北京住房租赁市场将迎来最严监管。2月2日,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从限制资金池、加强租赁合同管理、建立租赁纠纷调解机制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强化对分散式长租公寓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管。该《通知》也被业内评为是最严长租公寓监管政策。
发改委:大批待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在路上”
2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满足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猪肉消费需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运用储备调节这一关键手段,会同有关部门连续组织开展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2月2日,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月4日(腊月二十三)、2月9日(腊月二十八)两次挂牌投放各3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这是近期国家组织的第八、九批投放。
为春季行情补充“弹药”?283只公募基金大额申购悄然恢复
在2020年权益类基金收益可观的背景下,今年新发基金获得了比去年更火热的资金追捧。《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有多只爆款基金主动选择暂停大额申购或提高大额申购上限,以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但在基金认购火热态势下,今年以来截至2月2日,至少有283只基金陆续在暂停大额申购业务或调整大额申购上限后又悄然恢复。
人民日报
去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逐季回升 经济稳步复苏推动用电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日发布的《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6.5%、3.9%、5.8%、8.1%;“十三五”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深圳发布租金监管新规:限制企业“资金池” “租金贷”只能给租客
长租公寓爆雷,严重影响租赁市场,北京、深圳两地几乎同时发布租金监管规定。2月1-2日,北京、深圳发布住房租赁资金监管通知。北京市五部门要求,银行、小贷不得将“租金贷”资金拨付给住房租赁企业。深圳市要求租金纳入监管专户,“租金贷”直接拨给租客。
半导体“年报增长曲线”:国产替代序幕拉开 38家企业预喜封测行业最亮眼
在国产替代的催化下,半导体行业整体业绩兑现。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数据统计,截止1月30日,半导体板块中有72家公司公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其中38家年报预喜。细分行业中,封测企业业绩表现最为突出,平均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达809%-951%。
经济参考报
货币政策未现急转弯 节前资金面料保持“紧平衡”
在市场利率快速抬升之际,央行连续释放流动性。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发布公告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780亿元。在春节前的时间窗口,央行连续进行逆回购,体现了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意图。
三部门联合发文 增加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提货方式
2月2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增加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提货方式:离岛旅客购买免税品可选择邮寄送达方式提货;岛内居民离岛前购买免税品,可选择返岛提取。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一财经日报
百亿奖补支持“小巨人”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提速
2月2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根据《通知》,将通过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促进上下联动,将培优中小企业与做强产业相结合,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质量。
“就地过年”除了囤零食还要囤零食股 相关概念股大涨
临近春节,受疫情影响,各地都在纷纷倡导“就地过年”,A股中有投资者开始囤起相关的概念股。近两日,休闲食品、零售板块内的部分个股出现大涨。2月2日收盘时,恰恰食品(002557.SZ)涨停、盐津铺子(002847.SZ)、三只松鼠(300783.SZ)、桃李面包(603866.SH)等股价涨幅在4%左右。另外,王府井(600859.SH)、永辉超市(601933.SH)这样的零售股也分别涨了7.4%、5.97%。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