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万亿市场新兴赛道等待开启
每日商业报道
2021-03-28 10:49:30
全球储能市场已经具备大规模发展的条件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全球能源转型中不可缺的环节,搭配储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才能实现对传统化能源装机的彻底取代。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成本的不断降低,电化学储能有望成为未来主要的储能形式。与此同时,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定位也逐渐清晰,
供电侧、用户侧储能的发展模式均趋向成熟。
储能市场长期的高确定性、高增长性随着“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将得到大力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的储能,储能迎来发展机遇。在
碳中和背景下,储能发展可分为三阶段:1、“十四五”期间:电力约束问题不构成主要矛盾,储能是风光发展的标配,配置比例较低,光储接近平价。2、新能源成为主力能源,逐步增量替代火电,电网稳定性亟需大量储能;配置比例和备电时长提升,光+储全面平价,储能需求快速提升。3、碳达峰后,储能将在电网侧存量替代火电,承担主力电网调峰调频职责。
电池和储能变流器(PCS)是高价值量和高壁垒的“双高”的核心环节国内外主要厂商悉数入场储能市场。系统集成环节将成为必争之地,有望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增加附加值,掌握储能产业链话语权。随着海外户用市场需求崛起、继青海之后国内储能补贴政策有望陆续落地、碳中和背景下碳成本的内部化,储能的商业模式、经济性已打通,今年储能有望高速发展,长期维度来看又一万亿市场冉冉升起。
储能产业链形成电池与变流器是储能系统的核心环节,随着下游市场的逐渐启动,电池厂商与逆变器厂商在储能领域的布局明显加速。由于面对的终端用户不同,供电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在商业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整体上看供电侧储能的价格竞争更为激烈,用户侧储能则更加依赖经销商和安装商渠道,电池与变流器厂商具备先发优势。因此建议关注:1、锂电池: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2、电网相关:国电南瑞、涪陵电力、许继电气。
例如:国轩高科: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公司为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公司坚持“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经营战略,2019年电池组产量25.22亿Ah,同比增长42.82%,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5.5%,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50.6%) 、比亚迪(17.3%) ,磷酸铁锂装机量市占率15.1%,仅次于宁德时(55.8%)。
公司三元电池技术厚积薄发,具备量产应用潜力,通过与大众的深度合作,能够促进公司产线标准的提高以及管理制度的优化改进,大众国际化经验的输入对于公司提升综合实力也大有裨益,有望结合大众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完善自身综合公司治理水平,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红利。
公司坚持“做精铁锂、做强三元、做大储能”经营战略,2019年电池组产量25.22亿Ah,同比增长42.82%,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5.5%,排名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50.6%) 、比亚迪(17.3%) ,磷酸铁锂装机量市占率15.1%,仅次于宁德时代(55.8%)。
随着补贴政策淡化能量密度指标,新能源汽车回归市场化需求,磷酸铁锂技术趋势回归引领平价趋势。公司深挖磷酸铁锂技术潜力,系统能量密度达160Wh/kg,结合JTM结构创新不断突破磷酸铁锂上限。公司坚持一体化布局, 成为全球仅有的宁德时代,LG化学,比亚迪等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的电池企业之一,自产正极材料,布局三元前驱体(中冶瑞木) 和隔膜(合肥星源),并跨领域布局轻型车(滴滴)、基站储能(华为)、电力储能(国家电网/台塑等)消化成本,综合提升成本竞争力。
公司2017年底推出32131磷酸铁锂圆柱电池打开乘用车应用空间,已经配套宏光MINI、奇瑞eQ等A00级爆款车型,顺利突破北汽EU、长安欧尚X7EV等A级以上车型,同时携手塔塔、博世加速海外技术输出。
公司坚持三元技术开发,已获奇瑞、吉利、枫盛、天际等部分车企目录申报,高镍软包单体能量密度突破307Wh/kg。公司拟引入大众投资2647%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拟募投高镍正极材料和1 6GWh高镍软包电池产能,有望实现大众管理经验输入,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兑现三元技术能力。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