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为什么要全面降准?降准后对大家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每日商业报道
2021-07-11 08:05:55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预计将向市场释放1,0000亿的流动性。
这是自2020年4月份之后,时隔15个月,央行再次降准。
不过这次央行降准而且是全面降准,还是有点出乎市场预料的,尽管之前大家纷纷猜测央行有可能降准,但大家都推断只是会定向降准,而不会全面降准。
因为目前市场的流动性仍然比较充裕,甚至有部分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都猜测不会进行全面降准。
但最终政策出来之后,央行还是进行全面降准了,那为什么要全面降准呢?综合央行的解释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最直接的原因是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这次央行全面降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是建立在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原材料成本上升,部分行业利润收缩,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推出的。
过去一年多时间,因为受到全球流动性增加的影响,全球很多原材料成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结果导致很多小微企业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不断压缩。
从5月份各大行业的实际表现来看,有很多行业的利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与4月份相比,5月份利润环比下滑两位数以上的有几个行业,比如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0.4%),造纸和纸制品业(-11.5%),纺织服装、服饰业(-13.9%),农副食品加工业(-14.1%)。
在利润不断压缩的背景之下,如果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持续处于高位,这将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盈利空间。
所以央行此次降准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全面降准之后,各大银行将释放10,000亿左右的资金出来。
降准释放出来的资金相比公开市场操作来说没有成本,这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预计这次降准将可以有效减少银行130亿左右的资金成本,降低的成本可以有效地传导到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上面,从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利息。
我们再来看一下央行降准对于大家来说会有什么影响。
在央行降准之后,市场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增加,这对于大家来说至少会有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银行利率下降,住房贷款下降。
在央行全面降准之后,各大银行的流动性将会进一步增加,在资金变得更加宽裕之后,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跟着下降。
在贷款利率下降之后大家去银行申请房贷利息自然会跟着减少,因为目前房贷利率都是在LPR的基础上加点的, 在资金变得更加宽裕之后,即便LPR没有下降,但银行的加点估计也会下降,这有利于减少大家的房贷利息。
不过在住房贷款利率下降之后,对应的住房贷款门槛可能也会跟着降低,到时不排除会有部分资金流入到房地产当中,说不定有部分地方房价又开始出现反弹了。
第二、股市有可能迎来上涨。
央行全面降准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在市场流动性增加之后,估计会有部分资金流入到股市当中,这对于拉升股市上涨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当然这个作用不一定是100%,因为从历次央行降准的实际表现来看,第二工作日股市的表现有涨也有跌。
比如从2011年11月30日到2020年4月3日,央行累计实施16次降准,在降准之后,第二工作日股市的表现有涨也有跌,其中上涨9次,下跌7次。
上涨幅度最大的是2020年4月3日,其中深证成指上浮达到3.15%,沪指上涨2.05%;下跌最多的是2015年6月27日,其中深证成指下跌5.78%,沪指下跌3.34%。
具体到全面降准上面,从2011年11月30日到2020年4月3日,央行累计进行了11次全面降准,其中第2个工作日股市上涨的达到7次,股市下跌的是4次。
由此可见,央行降准对股市来说不一定能够直接推动上涨,因为在央行降准之前,股市上涨潜力有可能已经被释放出来了。
不过从最近几次降准的实际表现来看,基本上都是涨大于跌。
比如从2015年10月23日到2020年4月3日,央行进行了9次降准,其中股市上涨达到7次,下跌的只有2次。
据此推算,在下周一股市开盘的时候,股市上涨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物品价格可能上涨
在市场流动性增加之后,如果实体经济没法完全消化掉,那么多出的资金就有可能转化为物价上涨。
从历年央行降准以及之后5天物价的实际表现来看,有很多商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最直接受到影响的是原材料价格,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最终也会传导到终端消费品上面。
总之,降准对于整体经济来说是积极的,特别对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积极作用,这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就业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其他影响大家也要考虑周全,特别在投资股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