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回港:双重上市背后的考量
马冰冰
2022-07-29 17:52:27
阿里巴巴双重主要上市 在愈发壮大的回港浪潮中,阿里巴巴集团于7月26日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预计将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审核程序。
每日商业报道(www.bizvcw.com)了解到,审核程序完成后阿里巴巴将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在美国出台《外国公司问责法》之后,今年已有超150家中概股公司被纳入“确定识别名单”中,并面临美股退市的风险。在充满风险与不确定的大环境里,“回港双重主要上市”成为中概股的选择之一。
今年已有知乎、名创优品、小鹏、理想等多家中概股实现美国和中国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此次阿里巴巴双重上市预计会吸引更多中概股回港。
于阿里而言,做出双重上市的决定是其防患于未然的考量,在客观规避跨境监管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阿里估值和流动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的不确定性。
阿里港交所“双向奔赴” 在向港交所提交申请的同一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了一封致给股东的信。信中提到,“越是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时代,越要积极寻求真正有价值的变化。”
针对此次双重上市,张勇表示这个决定的目的是希望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可以共享阿里巴巴的成长和未来。
其实,香港与阿里巴巴渊源已久。
香港作为阿里巴巴全球化战略的起点,在2014年阿里筹划整体上市时首先考虑的目的地就是港交所,甚至开展了相关路演。不过,由于当时的上市规定不接受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阿里赴港上市失败,最终辗转奔赴纽交所上市。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夕仍公开表示,在未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阿里将会回归国内的资本市场。
港交所在“失去”阿里之后,各相关人员纷纷表示十分遗憾。
2014年3月16日,在阿里巴巴宣布启动赴美上市工作当晚,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因失去阿里而遗憾,并希望制度可以有所改善。梁锦松在得知阿里巴巴没有在香港上市的消息后,称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在经过四年的挣扎以后,香港终于实现了制度的改革。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正式生效,允许同股不同全架构公司在香港上市。从此,港交所向阿里这类新互联网公司敞开大门。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完成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彼时的纽交所仍然是阿里的主要上市地,而阿里也并非是真正的港股。
三年之后,阿里与香港双向奔赴,终于兑现了阿里“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诺言。
阿里在变,时代也在变 早在2022年年初,阿里就将“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大战略明确为阿里巴巴步入未来的方向和指示针。
每日商业报道(www.bizvcw.com)了解到,在阿里巴巴发布的2022财年年报中,截止2022年3月31日,阿里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13.1亿人,国内年度购买用户超过了10亿人,提前两年达到预期目标。
卓越的成绩之下,是张勇在信中提到的可以创造价值的业务与足以形成能力沉淀的长期主义。
但是阿里巴巴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严重打击了创业者们的创新精神。当人们都怀着只要便宜就赚到的心思去从事生产、选择商品,不仅产品粗制滥造,创新精神也会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挤压,由此使得原本不易的原创变得雪上加霜。
而垄断也是阿里巴巴的问题之一。在网上买东西会有许多补贴和红包,时间越久实体店的存活就越不易。
正如同阿里巴巴的发展路径同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高度契合,但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对自身的问题作出反思和改变。
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就像张勇所说的,必须比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必须更坚决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更快速地把共识转化为行动。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