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年画”登上古都门楼 “老”传统涌出“新”时尚

  中新社郑州2月10日电 题:“防疫年画”登上古都门楼 “老”传统涌出“新”时尚

  作者 阚力 李超庆

  “二十八,贴花花”,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

  在多数人印象中,传统年画多以历史、神话人物等为蓝本,但农历腊月二十八,古都开封鼓楼上悬挂的巨幅“防疫门神”年画让人耳目一新。

  这幅以开封木版年画代表作《火塘寨》为原型的年画,由开封木版年画传承人任涛,联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人士共同创作,融入健康码、测温仪、口罩等防疫元素,寓意趋吉避“疫”。

  “这是我们专门设计的一组‘防疫门神’,以开封木版年画的赵匡胤、杨衮为原型,既不失传统年画热烈的气氛,又提醒民众注意防疫。”任涛解释,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开封建都,这一人物突出了木版年画的地域特点。

  细看画中内容,赵匡胤身贴健康码,手中的铜锤换成了测温仪,杨衮肩背急救包,手中的玉带换成了84消毒液,“戴”口罩的赵、杨二人刀戟下是“新冠病毒”。

  挂上“防疫年画”的鼓楼,成为当地民众的“打卡”胜地。不少民众认为,融入防疫元素的年画更实用、更贴近生活,“贴到门上很辟邪。”

  “打卡”民众任泰安说:“在我们年轻一代眼里,‘门神’是比较传统的东西,这幅年画中不管是测温仪,还是84消毒液,更有时代感。”

  不过,也有民众担心年画中融入一些新潮元素会破坏传统。从事教育工作的庞女士说,“现在的孩子对‘传统’的理解本就不深刻,接触‘混搭’的传统文化会让他们淡化甚至遗忘传统。”

  对此,任涛回应称,“防疫门神”是年画内容方面的一次尝试,其中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亘古不变的。这位开封木版年画的传承人表示,近年来,传统年画在硬件配备上不断出新,以此来匹配越来越高档的楼房庭院,但在题材内容上创新不够。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也认为,处在新时代,需要新年画,把防疫元素和年轻人喜欢的新潮元素融入年画,丰富了传统年画的内容。

  他表示,文化应与时代同行,这是文化进步的表现。“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活创新,也是年画不断发展的表现,应该提倡和鼓励。”

  “重拾非遗文化精髓,一定要与新生活、新环境相结合。”任涛的父亲、开封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也支持这样的尝试。在他看来,“艺术源于生活”,丢弃传统的创新是无本之木,但不与时俱进的传统也无法延续。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中国新闻网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0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0日对外宣布称,“金牛贺岁共度佳节”2021年中蒙新春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该活动将持续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