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企业打响智能汽车争夺战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1月初,在百度宣布与吉利集团合作组建智能汽车公司的同时,阿里与上汽集团、浦东新区联手打造的智己汽车品牌,也发布了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此外,科技巨头苹果也在近期传出了和现代汽车合作的消息。随着各路巨头的竞相入局,各家巨头之间的交锋也变得愈加激烈。

互联网巨头亲自下场

从投资并购到亲自下场,互联网巨头对智能汽车行业的布局,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早在2017年,众多互联网企业,就纷纷通过投资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进军智能汽车领域。资料显示,2017年3月,腾讯向特斯拉投资17.78亿元,随后又分别在6月、11月两次投资蔚来汽车;同年12月,阿里也向小鹏汽车投资5亿元。

不过,对此时的BAT而言,投资智能汽车更多只是试探。彼时的智能汽车市场,虽然在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但受到AI、通信、自动驾驶等技术方面的限制,其市场渗透率仅有12.7%,商业化前景也不明朗。

到2020年,智能汽车市场迎来快速爆发后,嗅到行业风势转变的互联网企业,才坚定了造车的决心,开始迅速入场跟进,智己汽车、百度智能汽车公司等造车企业也应时而生。而在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智能汽车市场的背后,则有着诸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是BAT等互联网企业都迫切需要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千亿市场规模的智能汽车市场,恰好能为它们带来这样的可能性。

其次,智能汽车附加的商业价值,也能为互联网企业带来诸多利好。随着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行业面临的流量增长焦虑、商业生态拓展等问题逐渐凸显,而由智能汽车衍生出来的支付、娱乐等相关联业务,则能为它们提供新的破局办法。从这些事例不难看出,互联网巨头入局智能汽车的背后逻辑。

科技巨头抢滩

和互联网巨头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加码布局智能汽车的华为、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

对于入场智能汽车,科技巨头的态度向来谨慎。比如入局智能汽车领域的华为,就先后多次表示ICT技术是其在AI智能领域布局的核心,不会直接造整车;而宣布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的微软,也表示其主要为车企提供云服务等技术支持。

秉持着辅助造车的理念,赋能就成了科技企业深入智能汽车市场布局的核心工作。譬如华为在1月22日公布的“减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专利,就是为了解决智能汽车换挡冲击问题;微软发布的连网汽车平台(Connected Vehicle Platform),则主要为汽车提供地图导航及相关AI服务。采用赋能模式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模式有着不小的差异。

不过,在整车市场,科技企业同样也在加快布局智能汽车的脚步。例如近期宁德时代、长安汽车合作打造的E11产品,其电子电器架构就是由华为提供。此外,微软与通用汽车子公司Cruise的深度合作,也是其加码智能汽车领域的体现。

而在这种变化背后,既与智能汽车市场形势的改变有关,也跟科技企业自身面临的问题分不开。一方面,随着互联网、AI、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的企业涌入市场,科技企业也不得不加快布局,以求在智能汽车市场还未成熟时,奠定其先发优势;另一方面,科技企业自身面临的业务难题也亟待解决,比如华为、苹果就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拿苹果来说,其营收依赖手机的问题一直存在。比如,在2020年Q2财报中,iPhone手机营收贡献占比达到了50%,这种高度依赖手机的营收结构无疑为它带来了更高的风险。而手机业务受到影响的华为,也急需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而潜力巨大的智能汽车市场,无疑为它们提供了破局的思路。

而在具备无限前景的智能汽车市场,科技企业无论是走技术赋能路线,还是像苹果一样亲自下场都大有可为,由此也不难理解科技公司下场造车的逻辑了。

谁更胜一筹?

随着科技企业持续深入市场,其必然会与互联网巨头在市场产生摩擦,而在这两类企业中,谁会在智能汽车市场更胜一筹?

从布局模式来看,互联网企业目前主要以合作模式打开智能汽车市场,而科技巨头们则将技术赋能作为核心。比如阿里联手上汽集团、百度联合吉利,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生产智能汽车,而华为和长安汽车、微软与Microsoft的合作,则是为汽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主。

互联网企业采用的合作模式,其长处在于其自身成熟的商业生态,而科技企业采取的赋能模式优势则在于技术方面。比如阿里的电商生态、腾讯内容生态、百度搜索生态,都是其拓展市场的优势所在,而华为、微软则有着积累深厚的技术和硬件实力,可以为智能汽车赋予更多可能性。

但在具体合作中,互联网企业采取的合作模式,却常常因为主导权归属的问题受到影响。比如,百度在与吉利的合作中,双方就曾因为争夺主导权的问题,使两家的这次合作饱受市场质疑。而采取赋能模式的华为等科技企业,却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得到了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众多汽车企业的支持。

随着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亲自下场造车,其与车企关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必然更加激烈,双方在合作中各怀心思,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在智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互联网企业、车企在面对算法、支撑算法数据及硬件之间的协调优化难题时,就需要更多时间及更深入的磨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从这个角度分析,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凭借商业生态优势领先,还是科技巨头企业借助技术优势领跑市场,采用下场造车的方式入场,必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因此,对互联网企业、科技巨头来说,为智能汽车赋能或许才是它们布局汽车市场的最佳出路。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旷创投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这两年,转型一直是热门话题。几乎所有中小银行,都在时代大潮中亲历着转型,或主动为之,或被裹挟前行。从结果上看,有的银行颇见成效,多数银行历经辛苦,方向曲折,所得唯有疲累。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