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0年那些顺势逆袭的行业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居家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与之对应的各行各业,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一年,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也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牌,重新进入了新的一轮博弈,并逐渐恢复新的平衡状态。而这个期间,有的企业从过去的辉煌鼎盛走向了衰亡没落,也有的企业顺势而为,快速崛起。

  回顾这一年,实体经济整体遭遇重创,但是互联网等新型科技却再次展现出其高速、高效的优势。而与之对应的一些行业,也"因祸得福",实现了短期内的崛起,甚至出人意料的逆袭。

  直播成为新风口,网红成为时代新主角

  2020年虽然算不上是互联网直播产品形态的元年,但是绝对是直播的崛起之年。早年,以映客、花椒为代表的直播平台,早已为这个行业打下基础。但是这些平台因为定位于秀场直播,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却浅尝辄止。加上网络带宽的限制,该行业经过了几年的蛰伏期。

  近年,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5G网络也日渐普及。人们坐在家里看手机视频、观看直播成为了一种新型潮流。加上疫情影响,人们无法出门享受电影、KTV等带来的视听体验,因此,足不出户观看直播,便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乐趣。

  而从短视频带货延续过来的直播带货,也随着一些头部网红的崛起成为了2020年的新风口。4月1日,第一代网红罗永浩,在抖音的直播首秀就拿下了过亿的销售额,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更是亲自参与带货直播,打破了传统零售行业的宁静,各个企业CEO撸起袖子直播带货也日渐盛行。

  如今,直播带货的风口正盛。尽管网络上经常传来网红主播带货翻车的八卦新闻,但是也无法阻挡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销售模式,遍地开花,一往无前成为时代主流。

  直播带货能走多远我们不能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电商平台通过直播来销售产品,网红直播的商业模式也不再限于只是打赏赚钱,直播带货也已经成为电商行业创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鲜O2O的起死回生

  2020年之前,生鲜O2O的模式一直因为生鲜品质、价格、服务等问题,而广遭诟病。而因为生鲜电商平台的不愠不火,也让业内一些人士甚至认为,网上买菜、上门送货甚至是伪需求。直到2020年,当全民宅在家里过年的时候,这种需求才被空前挖掘出来。

  短短几年,生鲜电商从认知不足到全民热捧,也仿佛说明,过去生鲜电商的折戟,根本原因是人们在线购买生鲜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这种需求在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下,还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2020年叮咚买菜、京东生鲜、每日优鲜等平台,也在国人抗疫、防疫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生鲜电商带来了更多可能。"无接触式配送"、"生鲜送到家"这些创新型的服务,也以全新的形式,走进了千家万户。

  于斌通过网络了解到,仅仅春节期间,京东生鲜全平台销售额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470%;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了节前单量的2-3倍;多点Dmall到店到家全渠道单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89%,整体销售额达到42亿元,同比增长132%;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321%;大年三十,叮咚买菜的订单量同比上月增长超300%。

  如果说在这场全球性的大灾难面前,谁最幸运。恐怕当属新鲜电商平台了。原本快要偃旗息鼓的行业,因为这场大灾难,获得了新生。这类平台,短期内也会因为消费市场得到了充分的教育,而继续享有红利。而因为疫情咸鱼翻身的生鲜电商,未来可期。

  2020年,还有一个数据可以证实,因为生鲜电商行业的逐渐回暖,资本又进入了活跃期。2020年上半年,整个行业的融资金额达到150.1亿元,甚至超过2019年全年。在资本的驱动下,这个行业前景十分明朗。

  文旅产业,久旱逢甘霖

  文化旅游产业,在疫情之前尚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因为疫情期间,出行需求受到压抑,也短暂的受到了冲击。但是,作为衣食住行的刚性需求之一,出行旅游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因此,在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人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后,文化旅游产业继续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来临,也让人们再次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新希望。而与之对应的文化产业,也从未停止过进击的步伐。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网红城市也如雨后春笋,走到普罗大众面前。

  据中商情报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中秋加国庆8天小长假结束,由于今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高度堆积。

  据文化和旅游部信息显示,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

  由此可见,疫情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以这种恢复速度,文化旅游产业马上又会迎来新的高峰期,这也较十年前的非典公共卫生事件后的恢复速度,有了极大的提升。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日期发达,连曾经人迹罕至的旅游景区,也因为一些网红打卡、代言等方式,成为众多网友为之向往的迦南之地。

  11月底,丁真的意外走红,并且连续一周稳上微博热搜榜,也印证了文化旅游景点"去中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让全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被人们所熟知。

  丁真代言的四川甘孜理塘,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因为丁真成为互联网顶级流量明星,而进入网友的视线,搜索指数暴增620%。

  由此可见,属于文旅产业的时代,也因为这一年的疫情影响,出现了市场反弹。人们对于旅游产业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这也被视为是旅游产业出现第二春的绝佳信号。文旅需求被压抑的背后,是一种久旱逢甘霖、一触即发的畅快,这个行业的大爆发也将指日可待。

  智慧新零售,改变全行业

  过去提到新零售,人们会想到是一个实体店,同时在某电商平台开了一家网店。现在人们对于新零售的理解,已经更上一层楼。如今,即使是街边的便利店,也能够通过社群粉丝运营,实现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交易过程全部信息化、数字化。润物细无声之间,疫情同样对零售行业带来了双面影响。

  积极的一面是加速了服装、餐饮等零售行业数字化进程,拥抱新零售。消极的一面是给实体门店带来了短期的创伤,而且这种影响已经不可逆转。于斌也注意到,疫情期间,大量的餐饮、零售门店瘫痪、停摆,线下流量的急转直下,淘汰了一些无法实现线下到线上转型、短期谋求生存的零售行业。留下来的,却是那些能够拥抱变化、拥抱互联网,快速实现华丽转身的企业。

  近年,相较于百货、超市等实体零售,电子商务近年来呈快速增长态势,对传统业态造成巨大冲击,顾客"分流"现象严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在线上零售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对线下零售的冲击仍未消除。

  据纳斯顾问智库的预测,2020年新零售市场规模将会逼近万亿规模。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零售仍然处于市场发展初期,但增速强劲。根据易观分析调研,2017-2019年新零售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预计2022年新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8万亿元。

  同时,在"新零售"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2018年底开始的短暂降温,融资数量出现明显的滑落,2019年盒马出现了历史上的首次关店,这些都表明如何促使"新零售"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更好地落地和应用,是行业能否顺利进入深耕区的关键。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传统企业,乘势追击。例如,苏宁电器,就在疫情期间不断的发力线上业务,不仅在战略上由零售商升级为零售服务商,而且苏宁小店开得有声有色。

  另外,苏宁易购通过直播基地"趣逛逛"等加码直播电商,为未来的新零售时代超前布局。而西贝筱面村,则是一个在疫情期间遇到危机,快速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等实现线上转型,卖菜送外卖的典型,通过快速转型,这类企业也实现了自救,并在特殊时期找到新的发展思路。

  总而言之,在危机面前,有人抓住了机遇,顺势而为自救成功,也有人因为无法适应变化而黯然离场。而在智慧新零售时代来临之时,疫情也着实对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无法否认的是,这种影响可能是覆盖各行各业的,甚至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造车新势力迎来春暖花开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受关注的莫过于特斯拉。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一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甚至一度公开表示,自家的特斯拉估价,被严重高估,虚高得有些吓人。

  国内新能源汽车,也一样延续了大洋彼岸的特斯拉的热度,无论是股价,还是新能源汽车商品,都受到了广泛关注。疫情来袭后,汽车行业也没有避开遭遇重创的影响。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却融资不断,甚至传来上市新闻。

  目前,处于头部地位的蔚来、小鹏、理想汽车,都先后上市。对比这三家上市公司最近3个月的估价,五一例外,都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一方面反应了投资者对这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消费者的热捧下,三家企业都在不断发力,快速成长。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行业向好发展的信号,也意味着,2020年外部经济环境,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并非那么消极。相反,造车新势力相对于传统汽车厂,正在通过厚积薄发的方式,产生出强大的爆发力。

  近年,随着全球各国都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车,由此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红利期。2020年,这种政策红利,也伴随着国人购车需求的剧增,以及因为国人健康意识、环保意识的增强,而不断延续。

  可以如是说,经过漫长的蛰伏期,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已经来临。

  在线教育借势发力,2020年再创新高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2.22亿,占网民整体的46.8%;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0亿,较2018年底增长2.26亿,占手机网民的46.9%。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通过前瞻网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数,创下历史新高。甚至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逼近2倍。由此可见,疫情之下,教育行业也从未止步。

  无论是体制内的课堂,还是教育培训行业,都因为这次疫情的洗礼,将线上教育变得更加繁荣,用户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尽管疫情得以控制后,学校恢复线下课堂,但是在线教育对于家长端、学生端在线教育的操作习惯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也为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并对在线教育行业的长足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长期效应。

  "新基建"赋能,万物互联网将成现实

  2020年,"新基建"成为了一个高频词。在大灾难来临之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出来。可以如是说,国内疫情防控快速取得全球突出的成果,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功不可没。

  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在疫情期间的应用,还是工业互联网带来的工厂生产效率提升,又或者是公交、地铁等的扫码乘车,甚至刷脸出行,都让人们感觉了智能科技的能量。

  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应用之下,人们宅在家里就能办公、旅游、远程享受在线问诊等医疗服务。新型的"云办公"模式,也在企业、银行、事业单位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在线教育,也因为各种智能教辅设施的导入,变得更加广泛可行。

  5G时代的来临,让互联网的高速度、低时延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一些过去受带宽影响的先进技术也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例如,AR/VR成为一种风潮,在线通过AR看房、看车、聆听老师讲课、观看影视作品、畅玩3D游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常便饭。

  有意无意中,人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智能化生活,简单方便,快捷高效。而万物互联时代,也因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现实。智能家居走进寻常百姓家,智慧家电触手可及。有了5G加码,物联网赋能,仿佛一切都变成了可能。

  结语

  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或将让很多人刻骨铭心。但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即使是全人类必须面对的灾难,也无法阻挡人类前进的脚步。各行各业在逆境中的快速成长,也印证了这一点。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疫情之下,也有一些虚假的繁荣。例如,这一年风靡一时的地摊经济,曾被人们视为新时代的风口,但是却转瞬即逝。而因为黄连、板蓝根等炒作起来的医药类估价,也终于在投资者清醒之后恢复到了理性的水平。

  总之,这一年,对于有的行业,像是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对于大部分行业,却像是按下了加速键。在困难面前,我们也能看到,国人也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乐观主义精神。虽然也因为各种不良的炒作,带来了一些市场泡沫,一吹即破。但是时间终究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

  无论怎么样,这一切终究过去了。疫情让各行各业重新洗牌,已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双重影响。看似让有些行业失去了高速发展的机会,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一些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相信危机并存的2020年,也将为2021年做足了铺垫,各行各业的未来仍将令人充满想象。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于斌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科技和民生冲突时,选谁?就成了一个难题。社区团购正在成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当信息化和旧有生产关系发生冲突时,如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成了各界都在关心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