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关乎女性自身的发展,对于家庭财务健康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也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在中国,超过60%的女性在家庭财务大权的决策上是主导或者与配偶共同主导。同时,随着女性的经济贡献度和个人职场地位的提高,其所拥有的财富也不断增长,“她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而与女性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相对应的,是女性金融健康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现实。近日,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理性与感性:中国女性金融健康正在加速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46%的被调查女性处于金融亚健康状态,26%处于金融不健康状态,仅有28%处于金融健康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这份报告的调查样本多为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学历本科为主的相对高学历的中青年女性,而对农村地区等收入相对较低的妇女人群的覆盖面不高。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金融素养是对有关金融的概念、风险、技能、动机的知识和理解,以及运用其作出有效金融决策、参与经济生活。
对女性自身而言,金融素养的提升能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有良好金融素养的女性,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则,从而做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决策,也可以利用金融工具实现自身资产保值增值与分散风险。
以借贷为例,借贷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金融工具,如果得到合理的运用,将帮助个人和家庭度过关键时期,助力资产增值。金融素养较高的女性有能力对贷款进行“精打细算”,例如使用借款开启副业创收,或者利用信用卡的免息期进行“时间套利”等等。但如果金融素养较低,则会导致“被过度借贷毁掉的年轻人”乱象,造成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灾难。
一般而言,金融素养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上述报告也表明,女性的学历水平越高,其日常收支管理水平越高,这可能与其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和技能有关。
然而,在进行长线投资等方面,女性的金融知识却较为欠缺。“不具备相应的金融知识”、“缺乏自信心”是导致女性没能进行合理投资理财的主要障碍。
瑞银2020年发布的一份高净值女性财富管理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女性只负责家庭日常财务管理,而较少参与家庭长期投资规划,例如保险和退休养老等。富达国际近期发布的首份全球女性投资理财调研报告也显示,虽然中国女性的存款金额比男性多7%(约为 56.3 万元,男性的存款为 52.6 万元)。但另一方面,调研结果同时表明,中国男性持有的平均投资金额要比女性高 6%。
从家庭层面而言,国内外普惠金融方面的实践表明,女性金融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变家庭的命运。对女性提供金融服务,不管是从经济理性还是社会价值来说都更有意义。首先女性更有可能不会滥用借贷资金,例如不会像男性可能会把资金作为临时的挥霍或赌博性的活动;其次女性有更高的还款意愿;最重要的是,当资金借给女性时,女性更有可能将其投入到改善家庭福利、改善子女教育上去。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就是从给42名赤贫的农妇贷款27美金开始,在其银行此后的运作中,客户也大部分都是女性。我国的普惠金融实践中,通过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扶贫小额信贷等,帮助农村妇女减贫脱贫,对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金融素养如此重要,但女性在教育过程中鲜少接触到金融相关的知识。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妇女而言,金融素养的提升面临的挑战体现在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较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面临数字鸿沟等方面。
提高女性金融素养,需要政府、社会和金融机构协同提供支持。
政府层面而言,需要在基础教育中加入金融知识的普及,并引导金融机构关注女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该认识到女性金融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在金融产品设计中加入对女性需求的考虑,开发出更多满足女性需求的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公益等其他机构也可以提高女性金融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女性自身而言,可以有意识地学习相关金融知识,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更多金融知识。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少量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在实践中体会学习市场如何运行;在购买金融产品前,多花时间了解产品风险,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切不可盲目跟随他人进行投资。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