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怒怼嬉笑游客之外还需要做什么

  24日,一段“导游怒怼参观汶川地震遗址嬉笑游客”的视频在网上热传,面对多次嬉笑的游客,该女导游怒怼:“请文明祭奠,如果再笑请出去!”25日,视频中的女导游何小艳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是映秀地震遗址的一名讲解员。2008年地震中,自己有家人就在当时讲解的映秀中学遇难。

  如今旅游已成为很多国人的生活方式,旅游市场也有多类型旅游产品呈现,既有游乐型景区景点,也有灾难型景区景点等。前者一般不禁止游客嬉笑,后者则需要游客保持严肃,这是对灾难中遇难者的基本尊重,是个基本的旅游常识,但有的游客却偏偏不懂该常识、违背该常识。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此定在每年5月12日。按说,每个国人都应真正了解这场灾难带来的不幸,每个游客走进地震遗址都应该用文明方式祭奠死者,敬畏生命、珍惜幸福。

  但在某些游客的眼里,认为旅游都是娱乐,都可以嘻嘻哈哈;即便身处地震遗址,也认为灾难与自己无关,所以以嬉笑等态度游览参观。但这种嬉笑的态度,一则,破坏了地震遗址的氛围和秩序;二则,给灾区遇难者的亲人造成心理不适;三则,嬉笑游客自身也未从旅游中真正受益。

  对于嬉笑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视频中的讲解员进行怒怼很及时很必要。这种怒怼,不完全是因为嬉笑游客的行为刺激了有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讲解员,而是讲解员在履行职责,在维护景区应有的氛围和秩序。如果不怒怼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影响景区形象,也会产生不良示范。

  我们还要意识到,要想纠正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能只靠导游或讲解员怒怼,而是要形成“人人怒怼”或者“人人喊打”的局面,即凡是每个进入景区的人都应该对不文明行为说“不”,因为景区是公共场所,应当人人维护。

  除了提醒、怒怼之外,对不文明游客该实施惩戒的还应该实施惩戒。2015年,原国家旅游局已制定并实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全国每年都有人被纳入该“黑名单”。一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制度。

  要想提高游客素质,不仅需要景区工作人员、游客进行必要的怒怼,制度进行必要惩罚,还应该对景区进行分类管理,并对不同素质的游客采取不同管理和教育方式,通过精准教育或许能收到更好效果。

  比如说像地震遗址这样的景区,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不妨先进行简单的常识测试,根据游客素质高低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教育内容则要明显区别于游乐型景区,要与地震遗址的氛围与定位相适应。如此一来,就能避免某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出现嬉笑、打闹等不文明的行为。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