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环比上涨1.1% 涨幅创4年来新高 同比距转正仅一步之遥

  在连续多年呈现低位徘徊的局面后,我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似乎有了抬头的迹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1.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20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如果从环比数据看,此次发布的PPI涨幅创下2016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而从同比数据看,PPI涨幅距离转正也仅有一步之遥,并有望结束连续11个月处在收缩状态的局面。

  那么,PPI超预期上涨的原因何在?

  PPI同比涨幅距转正仅一步之遥

  梳理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16年10月到2018年中,我国PPI同比涨幅曾经经历一轮高位运行的过程。

  不过,2018年下半年后,PPI走势开始一路“掉头向下”,并于2019年7月滑入同比负增长区间,2020年全年,也基本上延续了同比负增长的势头。

  到了2020年12月,PPI指数的发展有了明显变化:同比数据显示,当月PPI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而从环比数据看,当月PPI环比上涨1.1%,这是2016年12月以后环比涨幅的新高。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分析认为,当月PPI数据走强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首先,主要行业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7.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5.3%。

  其次,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加之铁矿石和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多,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

  此外,由于年底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供暖需求快速增加,带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3.5%。

  中下游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

  也有观点认为,PPI指数上升要从更长期的因素加以考虑。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表示,从2020年12月数据看,螺纹钢、有色金属、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行,推动PPI生产资料各分项继续超季节性上涨。

  而从整体来看,在2020年3月被动去库存之后,7月起中下游开始进入主动补库存的阶段。一般来说,在被动去库存及主动补库存的早期阶段,往往会出现大宗商品的快速上涨。当前,上游行业库存同比分位数仍然较低,意味着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未来PPI是否会延续上涨趋势?

  对此,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全球大宗商品供需共振下,PPI或继续上行、即将转正。

  赵伟表示,近期大宗商品上涨,除供给因素外,还与疫苗在多国进入接种阶段、海外需求修复预期快速升温有关。随着全球经济火车头美国经济加快修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仍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产生拉动,但内外需错位决定国内整体上涨压力可控,PPI或在下半年逐步回落。

  赵伟预判,中性情景下,国内需求相对平稳,海外需求加快修复,有望推动PPI在2021年一季度前后回归正增长,PPI全年中枢可能抬升至1%左右,高点有望达到2%左右。

本文来源: 每日商业报道 文章作者: 每日商业报道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下一篇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单身人数将近三亿人,未来五年将是95后、00后的婚恋高峰期。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婚恋服务,今天,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在全国率先启动“婚恋服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