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记者从2021年朝阳区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朝阳区开发政策、空间、企业信息化管理清单,形成首批60项重点政策突破清单,储备目标企业100余个,商业空间630余万平方米;启动全市首个一站式人才发展服务平台、北京自贸试验区朝阳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中关村朝阳国际创投集聚区三大平台,全力推动“两区”建设。
在上述一系列措施作用下,多个“第一”近日落户朝阳,北京市首单本外币一体化试点政策落地,北京市首家个人征信公司落户,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北京市首家“一带一路”外资银行落户。
“两区”是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对外开放的北京样板”要求,朝阳区围绕“两区”建设,开发了“三单”信息化管理系统,即政策、空间、企业清单。
在政策清单方面,朝阳区对标对表251项市级清单,由区领导带队,深入走访了一批跨国总部、国际金融、跨境贸易类的重点企业,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聚焦国际人才、金融资本、跨境消费、国际创新协同等几大领域,形成第一批60项重点政策突破清单。
在项目清单方面,朝阳区围绕GaWc(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选取的175家企业建立招商机制;储备目标企业100余个,其中,外资企业占比超六成。
在空间方面,朝阳区目前已梳理商务楼宇空间项目130余个,可租售面积330余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0余个,将释放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
引资有清单,行动有方案。朝阳区结合区域功能和特色优势,制定了《朝阳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建设工作方案》《朝阳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朝阳组团实施方案》《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服务贸易创新试验区专题方案》等一整套行动方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据悉,2020年1-10月份,北京市朝阳区实际利用外资44.7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占全市33.9%,增速较1-9月大幅提升14.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正增长,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同时,朝阳区还建设了三大平台,服务入驻企业、项目和人才,提升国际化能级。
2020年7月,朝阳区启动北京市首个一站式人才发展服务平台,整合了19家职能部门的120项服务项目,涵盖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永久居留推荐、人才评审认定、引进落户等42项受理事项,外国专家来华邀请、涉外婚姻登记、子女入学等64项咨询事项,以及14项支持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咨询事项,实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一门受理”。
2020年10月底,依托一站式人才发展服务平台,朝阳区又启动了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CBD国际人才港,在CBD区域内试点推进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外籍人才出入境政策、探索建立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政策机制等。
2020年11月20日,北京自贸试验区朝阳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围绕自贸试验区内各类企业的需求,设置了金融创新案例、服务贸易撮合、活动荟、政策资讯四大板块内容。平台实时更新金融机构关于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第一时间对接企业诉求。目前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11家,对接企业需求56项。
2020年11月24日,中关村朝阳国际创投集聚区揭牌。该平台旨在引入国际知名创投机构,孵化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和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科技创新集群。目前,高瓴、红杉、卡奥斯、创业邦已分别建成高成长中心,已有21个项目和3家服务机构入驻,为优质创投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优秀创新项目,助力首都科创中心建设。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