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他们,是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
【故事1】知行合一: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动力
他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全新理念;他临危受命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打造闻名中外的“重症救治堡垒”……他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从医30余年,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百年来被视为前列腺增生治疗领域的“金标准”,然而,这一疗法存在诸多国际性难题: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风险、手术死亡率高达8‰……通过近20年不懈探索,王行环和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迄今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今年2月,王行环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临危受命,他无暇顾虑,一心扑在“解决问题”上,克服运行初期的重重困难,将来自286家医院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1.3万名建设者紧紧凝聚在一起,铸造成一支抗疫精锐之师,取得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抗疫成绩。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王行环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故事2】锐意攻关:十年磨“箭”打造“大国重器”
我们正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跨越。“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这些举世瞩目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强力引擎。起飞重量约87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十年磨一“箭”,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倾注了总设计师李东的全部心血。
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面对挑战,李东率领技术团队突破了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确保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李东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开展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归零”和攻关。2019年12月27日,随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王者归来”。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2020年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后,李东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会止步,“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故事3】不懈探索:用人工智能提升创新活力
语音合成技术在国际权威比赛中14连冠、语音识别技术2015年首次超过人类速记员、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全球首次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这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胡郁和团队近年来创新“成绩单”的一部分。
1997年以来,胡郁一直从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要让机器能够听懂人类说话,是非常大的挑战。”胡郁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他和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在语音数据收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深耕,终于迎来相关技术的连续突破。
他在国内牵头建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为创业者和开发者提供具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截至2020年7月31日,终端用户数累计超过29亿,应用数超过86万。
围绕科大讯飞建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在移动互联网、教育、智能客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970亿元。
【故事4】矢志报国:为人民撑起一片蓝天
京津冀等区域雾霾天数显著减少,北京PM2.5浓度持续下降……近年来,我们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坚守。
他留美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任教,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大气污染防治4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蓝天守护者”,守护人民健康。
郝吉明和团队通过理论创新解决了划分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牛鼻子”问题,促进全国酸雨区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5.5%;他领导制定和实施中国燃煤、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助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研究应对疫情带来的环境风险。
“尽管已经74岁,但我还是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责任。”郝吉明说,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
【故事5】坚守使命:让患者眼中光明永驻
让西藏的眼病患者不出藏就能得到与发达地区无差别的诊治,这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多年的愿望。经过她和社会各界多年的努力,这一愿望如今已基本实现。
下乡时,次旦央吉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8点多钟赶到医院准备第一场手术,等结束全天的工作走出手术室,又继续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
“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从医32年间,次旦央吉从未停止过钻研业务,并在临床上将藏医藏药理论知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作为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她掌握并推广10余种眼科手术,仅白内障一种手术,她就亲自参与完成3万多例,复明率达99%左右。
眼病普查、下乡手术、健康宣教……从昌都到玉树,从林芝到那曲,整个青藏高原都留下了次旦央吉工作的身影,行程达18万公里。不论山路多么崎岖、条件多么艰苦、天气多么恶劣,她从无怨言。一次下乡途中,她由于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但她依然坚持在一线。
“没有光明的世界是可怕的,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才不负使命。”次旦央吉说。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