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根据新发展理念所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两头在外”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形成的格局是,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出口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2014年开始成为第一动力,其后地位越来越稳固,2019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60%。伴随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我国国内市场逐渐取代国际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消费者最多的市场:总人口14亿,其中中产阶层就有4亿,如果再加上收入中等以上的人群,总数则高达6亿。在小康社会已全面实现的背景下,其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潜力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9万亿,同比下降3.9%;与此同时,美国该指标预计会下降10%以上。两相比较,2020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将是大概率事件。
与消费大国相对应的是,我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和供应链都十分完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已遍布全世界。
正是由于国内市场具有极大的需求潜力和极强的供给能力,所以我国确定经济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具备坚实基础和充分条件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居民整体收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反映到日常消费上,就是社会大众对消费品的品种、性能、质量等,要求一直在提高。消费升级成为一个持续的周期性现象。一方面,国内产品无法完全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消费品不仅种类丰富多彩,而且很多性能、质量等都远超国内产品。这样,消费品进口就有了现实的需求。居民收入水平越高,这方面的需求就越强烈、越旺盛。只有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更多样化、更高品质的居民消费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满足。我国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实践。
居民消费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服务消费。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无论医疗、养老、教育,还是文化、体育、娱乐,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资源配置不足、运作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短板效应明显,整体上难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甚至成为他们产生焦虑情绪的根源。对于这些服务,除了国内相关行业要积极补短板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幅度放宽服务方面的外贸政策,积极从国外引进优质资源,最大限度地弥补国内市场供给之不足。
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服务,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打开国门,尽快减少乃至彻底消除各种限制,通过降低进入门槛让相关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多、更方便地涌入中国市场。这样,“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消费品与服务的大量进口,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还有利于我国外贸收支趋于平衡,从而减轻过量顺差所带来的外部压力,使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顺畅。
更多样、更频繁的进口,意味着中国市场越来越开放;而只有越来越开放,中国市场才有望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能落到实处、变成现实。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