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还是噱头?8分钟充电至80%,广汽石墨烯基电池初定9月批量生产。
“8分钟充满80%”、“月充时代”、“让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1月15日,广汽埃安官微发布全新动力电池科技预告,一系列极具爆点的宣传语瞬间引燃市场。
此消息一出,当日广汽集团A股盘中涨停,报收12.52元/股,全日成交10.2亿元;港股尾盘同步大幅拉升,报收9.38港元/股;同时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以及石墨烯概念股纷纷上涨。
8分钟可充电80%
1月16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透露,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首款搭载车型为AION 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试验,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产。
就在此前一天,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发布了一则关于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的海报预告,宣称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1000公里。海报上提到其经过史上最严苛的安全测试—电池枪击实验,获得军工标准专属电池安全认证,并指出“不用等到明年”“即将量产搭载”。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年以来继蔚来对外发布150kWh固态电池、上汽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掺硅补锂电芯”技术的电池后,国内电池行业再次受到关注。
曾庆洪表示,石墨烯快充电池具备6C快充能力,结合高功率超充设备,最快8分钟就能充电至80%,结合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可提高到电芯密度280wh/kg左右,寿命大于1600循环。与此同时,制造生产成本降低90%以上,使整体电芯成本与目前市面上常规动力电池成本相比较,略高5%-8%。
石墨烯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规模达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集团在石墨烯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
早在2014年,广汽集团启动石墨烯技术的研发。2019年11月,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的“超级快充电池”正式对外公布。去年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表示,为更好地推进石墨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以广汽投资+员工持投的方式,共同成立一家石墨烯高科技产业化公司。去年12月,广汽集团在互动平台透露,石墨烯电池研发工作在持续进行中,预计2020年底将此项技术推向实车量产测试,最终能否实现量产仍需等待实车验证结果。
公开资料显示,石墨烯材料具有质量轻、高强度、超强导电性等性能,被看作是提高电池充电速度、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技术。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石墨烯行业正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尚未成熟,行业利润率较低,但市场增长率较高。预计石墨烯产业2021年进入快速成长期,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世界市场规模超过一半。
希望还是噱头?
此次广汽集团推出石墨烯电池一事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理论上石墨烯可以提高充放电速率,但实际效果有待验证;部分观点认为不存在真正的石墨烯电池,这只是广汽集团制造的“噱头”。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弗雷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石墨烯电池’这个技术接近于不存在,石墨烯只有在理论上能够提高充放电速率,而对于容(能)量的提升基本没有任何帮助(期望‘石墨烯电池’可以解决手机/电动汽车续航的人要失望了),其噱头意义远大于实用价值。而且石墨烯材料本身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等性质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工业的技术体系是不兼容的,应用的希望十分渺茫。”
蔚来刚发布固态电池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周末,蔚来汽车发布了全新150kWh高容量固态电池包。据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介绍,此次发布的150kWh电池不再采用液态锂电池技术,而是采用量产固态电池技术,可实现50%的能量密度提升,而搭载该款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突破1000公里。不过,该电池包预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正式交付。
上述蔚来的发布会也引来行业热议。
兴业证券电新团队认为,蔚来本次推出的电池是初级半固态产品,虽然提升了安全性能,但仍然需要电解液和基膜。其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由于采用了高镍正极、硅碳负极、预锂化技术等,上述技术液态锂电池也可适用。
“不使用电解液,只用固态电解质导电率会大幅度降低,而且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因此企业先从半固态开始做起。”兴业电新团队指出,固态电池主要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内阻较大,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差;二是需要提升固态电解质导电率,改善固态电解质与正负极的界面,减小内阻。
安信证券电新团队则认为,蔚来本次发布的新电池,预计采用原位固化固液电解质制备一种全新的半固态锂电池,主要解决无机固体电解质与电极固/固界面阻抗大的问题,与传统凝胶电解质制备的半固态锂电池有所区别。半固态锂电池是短期全固态锂电池没有实现商业化情况下的一种折中解决方案,并非解决安全性、提高能量密度的最终方案。
安信电新团队同时澄清了半固态锂电池对现有锂电生产环节的影响。该团队指出,“半固态锂电池对现有四大材料体系冲击较小”。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