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首家A股上市银行相继发布其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度报,不得不说,其财报数据确实靓眼,资产规模首破千亿大关,净利润保持增长。
这足以让青岛银行自豪。但《商讯·公司金融》发现,青岛银行在存贷比连年上升的同时,涉房贷款暴增63%,不良贷款上升明显。而且,不到一年的时间A股上市募集资金已用光,贷款减值的计提大幅提升。
从青岛银行披露的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来看,青岛银行业绩依然保持增长。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青岛银行资产总额3891.33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55.11亿元,增长4.15%;负债总额3577.35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45.90亿元,增长4.25%;发放贷款和垫款1835.12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43.54亿元;营业收入29.15亿元,同比增加7.96亿元,增长37.60%;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增长9.41%。
2019年,青岛银行营业收入为96.16亿元,同比增长30.44%;归母净利润为22.85亿元,同比增长12.92%;客户存款总额2127.91亿元,同比增长21.13%;发放贷款和垫款1691.58亿元,同比增长37.12%。
2018年,青岛银行资产总额3,176.59亿元,归母净利润20.43亿元,同比增长7.34%;客户存款总额1,779.11亿元,同比增长11.14%;发放贷款和垫款1,233.67亿元,同比增长29.16%。
《商讯·公司金融》发现,青岛银行近年来存贷比上行趋势明显,贷款增速相对较快,在总资产中占比有较大提升。
青岛银行披露的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青岛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 1,835.1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143.54 亿元,增长 8.49%,占总资产比例 47.16%,比上年末提高 1.88 个百分点。
2019年青岛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1691.58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457.91亿元,大幅增长37.12%,占该行总资产的45.28%,比2018年末提高6.44个百分点。
2018 年末,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1,233.67亿元,比2017年末增加278.52亿元,增长29.16%;占本公司总资产的38.84%,比2017年末提高7.65个百分点。
在信贷政策扩张的同时,青岛银行的贷款质量情况也是不容乐观。《商讯·公司金融》发现,该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末的1.36%,上升至2019年末的1.65%,不良贷款率近年来整体呈现出上行的趋势。
2019年末,该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12.95个百分点。此外,2019年青岛银行计提的与贷款相关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0.27亿元,同比增幅达36.72%。
对于此情况,青岛银行在年报中称,针对贷款总体增长较快和个别区域借款人风险增加的情况,增加减值准备计提。
另外,2019年初实现A股上市的青岛银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所募集到19.63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但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仅没有提升,还较上市前出现下降。
2019年末,青岛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76%、11.33%、8.36%,分别较2018年同比下降0.03%、0.49%、0.92%。
2020年一季度青岛银行的资本质量情况同样未得到改善。
截至 2020 年第一季度末,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1.65%,与2019年末持平,比2018年降低0.03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2%,2019年8.36%,降低0.04 个百分点,2018年8.39%,降低0.0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1.15%,2019年11.33%,降低0.18个百分点,2018年11.82%,降低0.6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3.83%,2019年14.76%,降低0.93 个百分点,2018年15.68%,降低1.8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5.54%,2019年155.09%,提高 10.45 个百分点,2018年168.04%,降低2.5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银行除了涉房贷款规模大幅增长之外,涉房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同步上升。
2019年,青岛银行涉房贷款总额为196.73亿元,同比增长122.3%,是29家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增速超过三位数的银行。涉房贷款占比较2018年增长4.39个百分点,增幅高达62.7%,是29家银行中涉房贷款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的银行。
过去一年,青岛银行对制造业、农林渔牧等实体经济行业的放贷占比下降,而对建筑业、房地产的放贷量在加大。
近年来,房价居高不下,房子的价值已高出其本身使用价值,沦为了投机炒作的虚拟经济。 “房住不炒”,也一直是监管强调和坚决要求落实的政策,而银行涉房贷款的扩张俨然有悖国家扶持实体的初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加码房地产贷款的同时,大多数银行涉房贷款的资产质量也在恶化。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现金流吃紧、高债务、高杠杆型的房地产开发商濒临破产边缘。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