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看2021年经济走向
每日商业报道
2021-04-06 09:25:58
2021年的两会,意义重大,注定要载入史册。2021年是“
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
今年的两会,总体而言,有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部署,有对扩大消费、扩大内需,还有对反垄断、数字中国的关注。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报告原文: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每日商业报道: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这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1年GDP预期目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显示,设定6%以上的目标,原因有二,一则可以与今后目标平稳衔接,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二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就业、物价等预期目标,也体现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要求。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2019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GDP增速具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幅可能保持6%-6.5%之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从十四五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不宜确定一个过高的增长目标。
展望2021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将更为复杂,籍此,中国设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的经济增速目标,从执行层面,体现了决策层对“稳”的重视,既有底线思维,也有风险控制意识,包括化解金融杠杆等指标层面的“稳”。
时间拉长,可以看出,中国正在淡化GDP的增速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质增效。比如 “十四五”期间的经济运行目标,就没有提出具体的增速目标,而是强调了就业、劳动生产率、专利数等因素。
关键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报告原文:提升创新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大幅增加投入,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每日商业报道: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科技创新变得愈发重要。中国的科研领域正在快速发展,相关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2006年,中国的研发经费还不足5000亿元,2019年,中国的这一数值已经达到2万亿元,2020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大约2.4万亿元,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
在此前的文件中已经可以见到相关迹象,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份表述是科技部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可以预见,接下来,在科技人才的提拔、科技项目的管理上,将会迎来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政策也不断的释出,其目的也正如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所述:使科学家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
关键词:扩大内需报告原文: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稳定和扩大消费。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
每日商业报道:2006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万亿人民币,2019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万亿元人民币,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全年消费增速缓慢,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3.9%,消费对于中国经济贡献率小幅度下降。
疫情期间,消费复苏的进程低于市场预期,已是共识。一些地方是直接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如南京面向市民发放消费券超过3亿元,浙江、河北、辽宁、济南、杭州、宁波等地也推出了金额从千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但依然没有扭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的趋势。因此,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
显而易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是希望通过物流,使商品能快捷地到达县乡消费市场,也就是中国的下沉市场。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拼多多的用户量已经超越天猫的用户量,说明中国的下沉市场还是具有消费潜力,三四五线城市消费潜力还可以深挖。可以预见,接下来,在中国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挖掘上,将会迎来一系列的鼓励政策,面对下沉市场的消费政策也将不断的释出,县乡领域的现代物流体系、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
关键词:反垄断报告原文: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每日商业报道: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2020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强调《
反垄断法》及配套法规规章适用于所有行业,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对待,旨在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
过去20多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国家政策保护和扶持下茁壮成长,拥有了完全足以和外国巨头抗衡的体量。微信用户12亿,支付宝用户10亿,淘宝用户8亿,抖音用户6亿,美团、滴滴等平台已经深度介入人民生活。平台规模扩大的同时,一些问题开始出现,比如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算法合谋、个人数据收集与共享、捆绑销售产品或服务等,资源高度集中于这些互联网巨头后,使得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难以涉足巨头垄断的领域,阻碍创新,而且不利于普通消费者。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反垄断的目的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够获得相对公平的机会,让平台经济领域“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可能扭转,中小公司也可以受到阳光的滋润。
关键词:房住不炒报告原文: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每日商业报道:2016年底,“房住不炒”的说法被提出,2017年、2018年、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坚持“房住不炒”。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和房地产有关的部分,明确地表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使用的词语是“住房”,而不是“房地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号,这样的提法,是再次明确了住房的居住属性,也是对“房住不炒”的呼应。换言之,2021年各地方政府要想具体办法,解决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
重视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这是新提法。这句话释放的信号相当清晰: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说,大城市的高房价,已经成了青年人难以承受之重。
目前,深圳房价每平米超过7万元,北京房价每平米突破6万元,上海房价每平米突破5万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个表态意味着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决策层已经关注,并在想办法解决。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到发展租赁住房的内容。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租赁住房的篇幅大幅增加,和十四五规划一致,提出通过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降低税负、集中建设等措施发展长租房市场,这意味着租赁住房的数量将大大增加,也意味着针对租赁住房发展的政策将持续推出。
与此同时,结合2020年以来,“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核心22城市试点土地集中公告和集中出让”的政策,我们相信,住房调控长效机制正在完善,这对行业而言,意味着从杠杆红利驱动的“黄金时代”变为管理红利驱动的“白银时代”。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