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交易中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每日商业报道
2021-04-07 09:19:16
期货投资需要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是以
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既定的制度结构作为前提,分析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及其变化,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与就业、通胀、经济周期波动和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指标的数量变动及其关系,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因此,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就是
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期货投资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就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确立相应的分析框架,解读各种经济指标数据,分析经济运行及政策对期货市场和期货价格的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GDP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各国政府追求的目标之一。GDP增长率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行业,分别计算各行业的增加值,最终汇总得到GDP。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
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方法。核算公式为:
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最终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出。核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 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核算公式为: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中国的GDP数据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季度 GDP初步核算数据在季后15天左右公布,初步核实数据在季后45天左右公布,最终核实数据在年度GDP最终核实数据发布后45天内完成。年度GDP初步数据在年后20天公布。而独立于季度核算的年度GDP核算初步核核实数据在年后9个月公布,最终核实数据在年后17个月公布。
美国的 GDP 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EA)发布,季度数据初值分别在1月、4月、7月、10月公布,以后有两轮修正,每次修正相隔一个月。一般7月末还要进行年度修正,以反映更完备的信息。每5年左右进行一次基准或历史性的修改,修正范围可以回溯到GDP序列开始的1929年。
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伴随着
经济增长,新的社会需求形成,市场物价水平受其影响发生变化。总需求若明显高于总供给增长,物价水平上涨;反之则可能出现通货紧缩。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如中国2016年GDP由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744 127亿元,GDP总量在全球的位次由第10位跃升至第2位。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口指标相结合可以计算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综合指标。把各国人均GDP折算成同一货币,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反映各国的富裕程度。如2016年中国GDP总量虽然位居全球第2位,但人均GDP仅为8866美元,居全球第69位。
从支出法的角度看,消费、投资、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度值得关注,可以从中了解中国经济增长失衡的状况。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导致“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激增,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进入2011年,随着政府严控房地产市场,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投资增速放缓,在出口不振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加。
从中长期看,GDP指标与大宗商品价格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走势从需求端方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中国是一个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体,其GDP走势无疑也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当中国GDP呈现上行趋势时,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心上移,而当中国CDP增速放缓时,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往往走势趋弱。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内外需双双走弱,GDP指标快速下行,而大宗商品价格同样大幅下挫。随后,2008 年末中国启动扩张性政策,经济在2009年重回高速增长态势,GDP指标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反弹。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走弱,大宗商品价格也进入漫长的下行通道。
市场上通常会发布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GDP指标预测。鉴于趋势上的相关性,可以通过对GDP的预测来大致判断大宗商品在中长期的价格趋势。不过需注意的是,中国季度CDP初步核算数据在季后15天左右公布,因此GDP这一指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GDP数据公布之时,宏观经济状况已通过更为高频的经济数据被市场所了解,大宗商品价格也早已对经济基本面的好坏做出反应,GDP 数据的公布对短期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有限,并不能成为判断短期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主要依据。
除国内生产总值外,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等指标也能精确反映社会经济现状。全社会用电量,是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等所有用电领域的电能消耗总量,包括工业用电、农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公共设施用电以及其他用电等。用电量数据能解释GDP的大概含义,但绝不能简单代替。用电量数据的波动性强于GDP,因为在经济上行周期,用电量的增幅会比GDP增速大;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用电量增幅比GDP增速小。其原因在于,经济下行时,刚性的消费比较多,用电量降幅小,而对应高耗电的投资的降幅就很大,比如建材、水泥、钢材等。另外,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企业处于去库存化,所以只能更大幅度地压缩当前的生产规模,用电量数据下滑得更快。因此,全社会用电量的多少,可以准确反映我国工业生产的活跃度和开工率。
作为承担我国货物运输的最大载体,铁路在定时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既能反映经济运行现状,又可反映经济运行效率。一般而言,
GDP增速与铁路货运量增速呈现正相关走势。中国铁路货运量自2013年达到39.67亿吨后逐年下降,就是受到全国宏观经济走势疲软其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占到铁路货运量的50%以上。由于其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原材料,占到铁路货运量的50%以上。由于经济下行,对这些原材料的需求下降,因此铁路货运量持续下滑。另外,从综合运输体系看,铁路适合中长距离和大宗货物的运输,但经济结构调整后,由于工业产品向高精尖发展,产品重量和体积下降,航空及公路等交通手段更适合这些商品的运输,铁路货运总量下降也是大势所趋。
声明:《每日商业报道》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